4月13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千伏交聯聚乙烯海纜通過出廠試驗,并將率先在浙江舟山千伏聯網輸變電工程中敷設。
據悉,該條海纜是目前世界上千伏海纜中第一根將交聯聚乙烯作為絕緣材料的電纜,且完全由中國自主研發制造。該海纜由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牽頭,國網浙江電科院聯合中國科學院、國家電網公司電科院一同制定海纜結構相關標準。海纜橫截面積為1800平方毫米,全長18.15千米,是目前為止世界截面最大的交聯聚乙烯絕緣海底電纜。目前,舟山千伏聯網輸變電工程海纜共分三個標段,分別由三家不同電纜廠中標生產,本次通過出廠試驗的海纜是其中的一個標段,根據當前生產進度,預計海纜將在今年6~8月開始現場敷設。
為研制這條海纜,國網浙江電力聯合中國電科院、國網電科院等科研機構,以及國內4家頂尖的電纜廠共同組成研發團隊,開展技術攻關。經過為期一年的不懈努力,成功研制出樣品,并由相關電纜廠根據樣品組織生產。
在海纜生產過程中的每個關鍵環節,國網浙江電力組織精干專家到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和監督,協助解決生產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國網浙江電力還聯合試驗制造企業研制出了世界上容量最大的串聯諧振裝置,順利解決了試驗裝備不能滿足生產和工程建設需要的問題。
為確保海纜質量,國網浙江電力強化監造管理,并牽頭組織多家單位歷時5個月編制完成千伏交聯聚乙烯海纜監造導則,并通過國家電網公司評審。國網浙江電力還精心挑選海纜監造人員進行培訓考試,選拔合格人員成為海纜駐廠監造人員。在監造過程中嚴格做好海纜生產、倉儲、運輸等環節的全過程質量管控,實現質量監督“日管控”。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