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初的工業革命至今,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創造了許多奇跡,但儲量有限、安全性低、能量消耗產生的巨大環境污染問題等等也讓傳統能源走向了衰落,人類一直在探索并改善這些問題,于是提出了新能源這一概念。當前發展新能源是全球能源的重要發展方向,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將水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作為應對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雙重挑戰的重要手段。
作為一家合格的投資公司,市場需求的前瞻性以及未來的大趨勢預判,都是衡量一家公司軟實力的標準。目前國內對于新能源發展十分的重視。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既是整個能源供應系統的有效補充手段,也是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重要措施,是滿足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的最終能源選擇。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新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供應體系初步形成。但另一方面,新能源需求壓力巨大、供給制約較多、生態環境損害嚴重、技術水平總體落后等挑戰也成為行業陣痛,時時提醒著發展路徑的痼疾。
當然國家對于新能源的關注和支持并不是空口無憑,而是在各個大會中均有提出并且記錄在案的。特別是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把“藍天保衛作戰”寫入其中,更加說明在“十三五”時期及以后,可再生能源發展將會被提到更高的高度,在我國能源系統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
在“十三五”之后,又以《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煤以內,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1億噸以內。并且鼓勵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到2020年,幾大核心的新能源產業將占能源消費總量8%以上,產值規模超1.5億元。
為何人類要大力發展新能源?
歸根結底,還是由于傳統能源的弊端性。
傳統能源的開采難度越來越大,易開采的煤礦、油田不斷枯竭,有限的儲量現在開始變得可見,不少能源的儲量年限只剩下幾十年。人們開始對于化石能源的儲量產生了憂慮。人們認識到這些化石能源的儲量不是無限的,即便有足夠的儲量,在枯竭之前,這些能源的開采成本也將越來越高。這就是能源枯竭問題。而且隨著近期新興經濟體國家的發展,能源消耗只會越來越大。何況,當能源真的枯竭,那么,對社會的影響就不是成本的問題了,而是人類的經濟社會能否延續的問題。
同時,這些能源在使用時有大量有害物質排出,很難避免地產生溫室效應、粉塵、酸雨等污染,尤其是今年,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崛起后,能源消耗量大幅上升,污染已經直接影響到了每個人的生活甚至生命。為了人類生存環境的提升以及能源需求的擴大,發展新能源是唯一途徑!
在需求與政策的雙扶持下,國內的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見微知著,新能源汽車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產物。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外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79.4萬輛,同比增長68.5;同年累計銷售77.7萬輛,同比增長56.8%。在2015-2017年三年間,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量連續三年保持世界第一;可見三年間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是高速發展的。
2015-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和銷量以及同比增速
光是新能源汽車一項,就有許多的新能源項目構成,比如新能源電廠、充電樁、電池等等,可見新能源包含著巨大的商機。
來源:中國消費金融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