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末臨近,銀行間市場中長期品種資金價格漲幅擴大,央行也加大了資金凈投放力度。12月19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開展了1800億元逆回購操作,包括950億元7天品種、300億元14天品種和550億元28天品種。鑒于當日逆回購到期量為1150億元,故周一實現資金凈投放650億元,較上周五增加逾四成。但這依舊未能阻止市場資金價格上漲。周一早間公布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繼續全線上漲。其中,14天期、1月期、3月期、6月期等中長期shibor利率漲幅均超過了一個基點。
“國海假章門事件繼續發酵,感覺市場情緒依舊謹慎。”某券商債券交易員表示,希望一些做市商能發揮相應的做市義務,市場流動性能恢復正常運轉。“央行通過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運用‘逆回購+mlf’政策組合,確保金融市場平穩運行。”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認為,國內金融市場資金整體偏緊、流動性承壓。一方面,11月份外匯占款創今年以來最大降幅,基礎貨幣投放減少給流動性帶來壓力;另一方面,美聯儲加息產生外溢效應,國內債券市場下跌,流動性趨緊。此外,流動性狀況還受年末季節性因素影響。所以央行要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加大凈投放力度,穩定國內金融市場。
上周五,央行緊急馳援了394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釋放出維穩市場的信號。但這并未完全阻止資金價格上漲的步伐。廣發銀行利率與衍生交易員顏巖表示,隨著資金面的持續收緊和債市的下跌,在匯率和抑制資產泡沫的制約下,上周央行公開市場凈投放資金和mlf操作,僅為緩和市場的恐慌情緒和減緩債市的急劇下跌,并不能代表其貨幣政策立場的改變,寄希望于央行在公開市場大幅“放水”的愿望仍然不現實。
“隨著繳稅、年底mpa、lcr考核的壓力不斷上升,機構對資金需求日益強烈,mlf僅能起到部分對沖的目的。”顏巖指出,目前,同業存單的發行利率仍然高達4.5%以上,部分機構的隔夜融入成本高達7%。短期內資金面或有寬松,但中長端資金供給依然有限且價格仍將偏高。
來源: 投資快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