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貨幣政策的定性是,2017年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不過會議并未提出具體的量化指標。
按照慣例,貨幣政策調控的量化指標m2將在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不過市場已對m2增速目標展開預測。
央行參事盛松成近日指出,明年貨幣政策不具備放松的條件。因為貨幣政策不僅要考慮穩增長,也需要考慮匯率變動、通貨膨脹、股市、樓市等方面的因素。另外,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到“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這需要控制貨幣供應量,預計明年m2增速不會超過12%。
1月5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多位人士均認為2017年m2較2016年的增速目標(13%)將有下調,甚至可能低于12%。
“2017年m2將低于12%,如果能達到12%就很不錯了,超過的話流動性可能過分充裕。”民生銀行(9.08-0.33%,買入)首席研究員溫彬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而由于外匯占款下降導致基礎貨幣收縮,央行為實現2017年12%的增速目標可能將加大mlf及psl的投放。
“貨幣政策方面比較傾向于mlf等定向且非常靈活的手段,2017年不會輕易降準、降息。”國泰君安(18.68-0.59%,買入)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2017年m2增速目標或低于13%
2016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6年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3%左右。
央行的數據顯示,2016年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53.04萬億,同比增長11.4%。雖然目前2016年的數據尚未出爐,但多家機構人士均預計全年m2增速在11.3~11.5%之間。國泰君安銀行團隊預計2016年末m2總量在155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1.5%。
“去年m2、社融‘雙13’目標,從執行來說基本低于預期。”溫彬表示。他認為,達不到預期的原因可能有三方面,一是外匯占款減少導致由外匯占款投放的基礎貨幣下降;二是信貸方面,控制廣義信貸也會對m2增速有影響;三是財政存款,雖是積極財政政策,但財政收入也在放緩。所以達到13%目標很困難。
目前來看,2016年全年m2增速低于預期目標,但從貨幣市場、金融體系流動性而言,貨幣投放、信貸支持等方面總體保持合理,滿足了對實體經濟支持的需求。
2016年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貨幣政策表述的全部內容是,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適應貨幣供應方式新變化,調節好貨幣閘門,努力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和機制,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
市場人士基于上述表述分析認為,2017年的貨幣政策將中性偏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多位人士均認為,2017年m2較2016年的預期目標(13%)有所下調。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表示,2017年m2原則上會比2016年13%的目標低,流動性寬松程度可能不如2016年。
她解釋稱,宏觀經濟自2014年下行壓力加大,過去兩年的寬松主要出于穩增長需要。但現在宏觀經濟數據有企穩跡象,最近三個月的pmi、ppi指數、企業利潤都出現企穩回升跡象。“也就是說穩增長壓力比2016年小,央行沒必要放水。”林采宜表示。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則直言,2017年的穩增長可能不會追求特定的目標,比如gdp非要在6.5%以上,對經濟增速可能不再有硬性要求,貨幣中樞也會相應下降。
趙慶明表示:“我們測算出來大概是11%左右,推導框架就是依據歷史情況,今年可能的新增貸款及新增貸款和m2之間的關系進行測算。”
國泰君安銀行團隊綜合考慮了實際gdp增速、cpi、貨幣深化以及最新的政策取向等因素后,預計2017年m2增速在10.5%左右,較前幾年繼續下行。
溫彬分析稱,一方面,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后全球流動性收緊。這個背景下中國的貨幣政策可能受制于外部溢出效應影響,可能體現在基礎貨幣投放形式上的變化。
另一方面,央行通過mpa加強對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管理,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也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著力防控資產泡沫。”這也要求m2增速平穩。
再貸款支撐m2增速
央行基礎貨幣的投放渠道主要有兩個:一是外匯占款的增加,另一個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mlf、psl等方式投放基礎貨幣。
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顯示,2016年11月末央行外匯占款為22.26萬億,相比2014年5月的最高點下降5.84萬億,相比2015年末下降2.6萬億。
雖然近期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大幅上漲,已經突破6.9關口。但市場人士認為,從中長期趨勢來說,美元指數上升勢頭依然存在,這意味著外匯占款流出而導致基礎貨幣被動收縮的壓力仍在。
因此,為保證明年廣義貨幣m2的增速,一方面可以增加基礎貨幣,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降準實現。而降準信號意義太強,有可能加劇資本外流。
“貨幣政策方面比較傾向于mlf等定向且非常靈活的手段,2017年不會輕易降準、降息,因為利率、準備金率信號都非常明確且不可逆。”林采宜表示,“通過逆回購、mlf能夠靈活地、有針對性地、結構性地調整市場流動性及利率水平,如把逆回購期限延長,資金成本就上去了。”
國泰君安銀行團隊的預測是,2017年基礎貨幣的主要投放渠道為再貸款、公開市場操作等,預計降準1次,超額存款準備金率低于2016年上半年,在1.8%-2.0%之間,銀行間流動性緊于2016年上半年。
趙慶明認為,過去往往是年初相對樂觀,之后認為部分指標不太好就開始調控,狀況好了后又開始收緊一些。可能過去幾年的規律仍然會在2017年持續:年初市場流動性可能略緊,4月份以后會偏松。
“偏松也不一定是降準,2016年3月份之后就沒有用降準,大量用mlf、psl、slf等工具。”
央行的數據顯示,2016年12月末mlf余額為3.46萬億,相比上年末增加2.79萬億;同期psl余額為2.05萬億,相比上年末增加0.97萬億。
“2017年貨幣政策操作主要還是mlf為主。中期三個月、六個月都要用mlf,所以mlf需求量更大。”溫彬稱,“mlf實際上是央行票據的反向操作,以前用央行票據回收流動性,現在用mlf釋放流動性,央票從最開始1個月、3個月后來期限越拉越長,將來mlf可能也會有更長期限,有替代降準的作用。”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