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消息,早間外匯交易中心發布公告,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6.9262,較前一交易日大幅貶值594個基點,創6月末以來最大降幅。
此外,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1月6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5.25,按周上漲0.42。
北京時間上周五晚間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5.6萬人,低于預估的17.5萬人。同時,隨著勞動力總量增長,失業率小幅上升至4.7%。不過,薪資水平較2015年12月份增長2.9%,創出當前經濟擴張周期以來最大升幅。美國克里夫蘭聯儲行長梅斯特隨后表示,美國12月非農就業數據很不錯,符合一直看到的情況,同時美國也基本達到了我們貨幣政策目標所期望的充分就業。美元指數伴隨著良好的經濟數據小幅上漲。
上周,在岸及離岸人民幣的波動加大,離岸人民幣更是出現了歷史上最為“瘋狂”的漲幅。有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波幅的增大,體現出央行引導匯率趨穩、扭轉人民幣單邊貶值預期的意圖。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中信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明明在其報告中稱,新年以來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波幅加大,體現出央行通過中間價引導匯率趨穩、扭轉人民幣單邊貶值、防范金融風險和資本外逃的意圖。
報告指出,從匯改前后波幅的加劇和貨幣籃子內幣種的增加,可以看出央行未來進行匯市調控的目標開始側重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的穩定。進入2016年后,中間價與即期匯率之間的背離在加劇,這反映出了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加劇。價差擴大這一現象從匯率形成機制的角度來看,可以發現中間價的引導作用在上升,將中間價作為匯率引導工具可以有效降低匯率管理成本。
從去年年底開始,央行加強了資本項目監管,未來通過中間價的引導作用對匯率的干預管理預計也會持續。
上周人民幣出現大幅反彈,這種“絕地反擊”兼具主客觀因素,一方面是美元升值存在一定高估成分,另一方面為防止外匯儲備消耗過快,以及國內外金融市場的穩定,中國央行可能也有主動引導匯率的動機。
境內外人民幣流動性預計將保持中性偏緊格局,包括hibor在內的離岸、在岸人民幣利率預計仍將維持相對高位。
來源: 新浪財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