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市場懷疑減產前景,減產落實疑云揮之不去以及對美國鉆井活動增加的擔憂,周一國際油價大跌2%。
周末油價上漲的主要阻力來自于美國休斯頓油服公司貝克休斯公布的石油鉆井報告。根據公布數據,美國1月6日當周石油鉆井總數增加4座至529座,為連續第10周增加,升至2015年12月以來最高。這是自2015年1月以來首次出現同此上升的情況,去年同期為516座,比當前少13座。美國石油鉆井數也創出2011年8月以來最長增長周期。
美國原油產量增加的跡象削弱了其他主要產油國及市場對于減產的信心。路透援引荷蘭銀行(abnamro)資深能源經濟學家hansvancleef表示,“我們看到圍繞著opec和非opec減產的樂觀情緒正在被美國增產的擔憂抵消。”
紐約能源管理協會(energymanagementinstitute)分析師dominickchirichella表示,石油鉆井數量的上升可能受助于最近油價的上漲,一些觀察家已經開始警惕。根據eia上周的報告,美國2015年12月的原油產量為每天922.5萬桶,而當前的產量是每天877萬桶。
之前,俄羅斯能源部的兩位消息人士周一(1月9日)對路透表示,繼與opec達成減產協議后,俄羅斯于2017年1月初下調了石油產量。還有外媒報道稱,伊朗出售了超過1300萬桶在海上儲存的原油,尋求奪回市場份額。而伊拉克石油部周一發布聲明稱,南部basra港去年12月的原油日出口量達到創紀錄高位351萬桶。
而油價上漲得益于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在去年11月30日達成的協議。根據協議,opec將削減產量至每天3250萬桶。
墨爾本澳新銀行研究部(anzresearch)表示,雖然市場對減產協議落實情況表示懷疑,但油價仍在今年迎得“開門紅”。
澳新銀行補充道,除非交易員看到產量下降的證據,否則油價可能不會再有所上漲,而且美國開采活動和產量的增加可能抑制油價。
來源: 東方財富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