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醫護人員開始通過物聯網監測患者病情,大量的醫療數據采集到云端服務器,并利用機器學習等算法進行批量處理,從而幫助醫生找出病因、分析病況和獲得更好的見解。此外,利用數據分析可以發現疾病的早期跡象,讓患者提前做好保健和預防措施,最終可以將治療成本降到最低,甚至可能防止疾病的發生。
這種智慧醫療模式的背后是“高精尖”傳感器的大力支持,從體溫、呼吸、心率到血壓、血糖,各種新型醫療傳感器幫助醫生獲取豐富的生命特征數據,以滿足醫療診斷過程的需求。在第79屆cmef醫博會上,全球連接和傳感領域領軍企業, te connectivity (te) 展示了多種傳感器技術及醫療行業創新解決方案,包括病人監護與診斷、移動護理設備以及穿戴式醫療設備等。
新型傳感器變革醫療產業
傳感器技術的突破正在為智慧醫療提供更多的可能,根據te傳感器事業部區域銷售經理兼亞太區醫療行業負責人廖紅云的介紹,此次te重點展出了幾款新的產品,其中氣泡傳感器ad-101主要應用于輸液泵、血液透析和血流監測等領域。該產品利用了超聲波技術的原理,以非侵入式的方法檢測出液體內的氣泡,甚至可以識別任何類型液體的流動或者中斷狀態。
te泡傳感器ad-101
此外,另一個新品是血氧傳感器,te血氧傳感器利用了光電技術測量血氧 (spo2) 含量。廖紅云表示,目前傳感器的重復性市場在減少,用戶更需要一次性的產品。因此,te根據市場的需求推出了全新封裝產品,原來只是插件式血氧傳感器,現在有了貼片式的產品。
te血氧傳感器及應用方案
隨著物聯網技術和可穿戴的應用,利用穿戴式設備進行人體健康監測逐漸成為一種時尚。此次te還帶來了全新的睡眠監控解決方案,可以監測人休睡眠過程中的呼吸、心率、打呼嚕頻率以及翻身動作等參數。te睡眠監測傳感器方案采用了壓電薄膜的技術,通過敏感的薄膜器件把人體狀態檢測出來,然后轉化為睡眠指數并反饋給用戶。
用于睡眠監測的壓電傳感器
醫療傳感器的挑戰與責任
在談到醫療行業的苛刻要求時,廖紅云表示,用于醫療領域的傳感器要充分考慮生物兼容性,例如無毒、可塑性強、排斥反應低、可降解等,對于材料的選用有特殊的要求。te的使命是從人類健康出發,提供安全的醫療檢測傳感器產品。te十分注重產品的品質,從材料選擇和工序上都十分嚴謹。
te醫療傳感器解決方案
此外,醫療對于傳感器產品的體積上有很高的要求,因為有些醫療產品需要患者隨身攜帶,還有一些涉及到介入,植入的應用,同時對于檢測的精度要求也很高。te憑借著多年在傳感行業的深厚技術積累,按照嚴格規范設計和制造傳感器以滿足醫療行業的特殊要求。
還有,te針對特定的應用場景提供定制化產品,與客戶密切合作,開發創新應用的傳感器產品方案。通過全球性團隊和專門的工程設計,為客戶提供技術交流和全面的售后技術支持,以幫助客戶實現更完美解決方案。
體外診斷技術的未來機遇
小小的傳感器在醫療行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未來的市場空間也是巨大的,據預測到2024年全球市場規模增至185億美元。廖紅云認為,從中國目前的市場來看,醫療設備依然處于市場的前期,大多企業在配件方面發力,因為設備類的技術難度比較高。
此外,廖紅云指出未來健康診斷方面市場會很大,醫療組織正通過更多的體外診斷來減少對人身的傷害。例如通過采集血壓、血氧等特征參數來完成人體基本的診斷。因此,類似于血糖儀類等診斷產品將會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組合傳感器
來源:微迷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