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后,各省工作報告中披露的數據正在拼出一幅龐大的固定資產投資藍圖:2017年至少有16個省份的固定資產投資目標超過了2016年的gdp數值。其中,新疆省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超過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50%以上。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月15日的發布會上透露了另一個信息:2017年1月發改委共核準審批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8個,總投資超過1500億,投資額同比增長184.5%。
在這一龐大藍圖下,一些東部地區已經感覺到了壓力。
在東部省份普遍達到2萬億-3萬億的固定資產投資基數上,每一個百分點的增長,都意味著壓力。
資金來源同樣是一個需要地方政府考慮的問題。隨著地方債務管理的逐漸規范,ppp項目逐漸成為了一些地區固定資產投資資金的重要渠道。一位地方投融資平臺的相關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ppp項目中,項目總投資占比接近三分之一的資本金部分一般由財政和ppp項目公司以1:4的比例分擔,其余的三分之二資金一般都是由項目公司向銀行貸款所得。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研究所投資體制政策研究室主任吳亞平對于2017年的固定資產投資情況比較樂觀。在吳亞平看來,2017年在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制造業在內的固定資產投資三大塊中,房地產投資增速會放緩,從2016年的6%左右降低為3%-4%,而制造業投資增速可能會超過市場預期。
東西部投資壓力不同
隨著各省兩會的召開,2017年各省計劃完成的固定資產投資額或者預計增速也在政府報告中得到了披露。在已經披露的省份中,有16個省的固定資產投資目標都超過了該省2016年的gdp,大部分省份的預計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都在10%以上。
對于這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東部地區的一些省份已經感覺到了壓力。“已經沒有太多新項目可以投資了,前幾年的投資已經把產業鏈條都整個更新了一輪。”一位東部省份的區級發改委主任表示。
他所在的省份近年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一直在東部地區名列前茅,在2017年,這一省份的計劃固定資產投資額度依然維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
連續多年的固定資產投資高位增長,讓這一省份的一年固定資產投資基本盤已經接近了2.5萬億元,這意味著每增長10個百分點,就需要額外完成2500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對于這位發改委主任所在的區級政府而言,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西部地區暫時沒有這種困擾。實際上,16個固定資產投資超過gdp的省份大部分來自于西部地區。在2017年,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最快的數個省份都來自于西部地區,2017年新疆固定資產投資預期額相較2016年完成額度增長50%,西藏省增長20%以上,在已經披露的省份中排名第一、第二。
云南省保山市發改委投資科科長楊金向經濟觀察報表示,保山市在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了33%,而2017年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會在25%以上,2017年保山市的固定資產投資將會主要圍繞保山市交通基礎建設、產業聚集園區以及棚戶區改造等領域進行。
保山市所在的云南省是近年來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快的省份,2016年云南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662.49億元,同比增長19.8%,增速比全國高11.7個百分點,在全國排第3位。這一增長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云南省gdp的增長速度,2016年云南省gdp同比增長8.7%。
制造業固投持續回升
歷年的固定資產投資中,基礎設施建設、制造業和房地產三塊占比最高。吳亞平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在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中,房地產增速可能會下降,而制造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可能會超過市場的普遍預期。
雖然從2016年9月起,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出現了回升,但2016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依然低于2015年。而2016年房地產投資增長較快,全年同比增長6.9%,高于2015年1%的增速。
對于此,吳亞平表示2016年下半年各地對于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將會影響到2017年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情況,預計2017年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會在3%-4%的區間內。
截至2017年1月,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已經連續上漲5個月,在今年一月,ppi還創下近5年最大的漲幅。基于此,吳亞平認為2017年制造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制造業設備存在一個周期現象,在2008年投資熱潮中得到更換的設備經過了10年的使用,可能會在2017年集中迎來一個新的更換周期,由此帶動制造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吳亞平表示。
在固定資產投資三大塊增速情況可能出現變動的同時,在一些具體的投資領域,東西部的分化也逐漸明晰。
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為例,在固定資產投資中,以公路、水路為代表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占據了相當的比重。而在這一項上,東部甚至是一些中部地區已經呈現出“乏力”的趨勢。經濟觀察報梳理了2017年多個省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計劃發現,包括廣東、浙江、安徽、湖北等多個中東部省份的計劃投資額都低于2016年實際完成的投資額。
而西部省份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已經遠遠超過東部,在已經披露的8個省份中,包括四川、云南、貴州、新疆在內的四個省份的投資額均超過1000億元。新疆省也是目前已經公布省份中計劃投資額最高的省份,2000億的投資額相當于東部遼寧、山東、海南、福建四省2017年計劃交通基建投資額之和。
交通運輸系統相關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表示,交通基建重點向西部轉移是中國基建的必然趨勢。以公路建設為例,東部地區的交通干線建設已經基本完成,目前在進行的是包括復線、加密線在內的路網建設。而西部地區還有大量交通基建投資的空間。此外,西部一些地區山區較多,修建成本較高,這也是西部投資額遠超東部的原因。
ppp模式成地方融資重要渠道
河南省一地的地方投融資平臺工作人員在春節結束后就進入了極度忙碌的階段。在過去的2016年,這家地方投融資平臺發行債務15億元,包括銀行貸款、授信在內的融資20億元左右。
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保持穩定的情況下,這些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將會在新的一年中進行更大規模的舉債和融資——河南這家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在2017年計劃融資最少18億元,根據相關工作人員的表述,融資規模肯定會超過2016年。
通過類似與這樣的地方投融資平臺獲得金融機構貸款或者進行債券發行正是地方固定資產投資資金長期以來的主要渠道之一。但隨著ppp模式的推進,新的資金獲取渠道正在打開。
一位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相關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表示,在該省的ppp項目中,資本金部分(大約占據項目總投資的20%-30%)一般由社會資本和財政資金以4:1的比例進行分配。在資本金以外的部分,ppp項目方一般以銀行貸款的形式籌集資金。這也意味著,隨著ppp項目的不斷推進,地方固定資產投資資金渠道逐漸從地方投融資平臺分散至多個ppp項目公司。
對于西部一些省份,農發行、國開行的扶貧貸款也正在成為固定資產投資資金的重要來源。
今年1月,國開行在全行的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中提出要在2017年發放4000億的脫貧攻堅貸款,精準支持包括基建設施、易地扶貧搬遷、特色產業發展等領域。同月,交通運輸部與農發行也聯合發布了《關于合力推進交通扶貧脫貧攻堅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要求各省精準利用農發行的信貸資金和重點基金,支持包括農村公路、普通國道省道以及貧困地區的其他交通建設項目。
西部一省的交通運輸局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該省多地都在申請農發行和國開行的扶貧貸款,其所在的市就已經申請下來一筆超過20億元的扶貧貸款,主要用于包括農村公路在內的多項扶貧基礎建設。
來源: 經濟觀察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