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智庫工業經濟研究所喬寶華
趨勢一 工業生產仍將保持平穩增長
2016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其中,1~2月同比增長5.4%,是全年的月度低點;3月份同比增長6.8%,是全年的月度高點;其他月份都在6%~6.3%之間,波動范圍較2015年明顯收窄;工業生產整體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提質增效的態勢。展望2017年,工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持續深化,工業投資將筑底回升、工業品消費潛力繼續釋放、工業品出口將低速增長,工業新舊動能將加速轉換,帶動工業生產平穩增長,考慮到上年的基數效應,整體將呈現“前高后穩”走勢。
趨勢二 工業投資增速有望筑底回升
2016年,我國工業投資227892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制造業投資187836億元,同比增長4.2%。工業和制造業投資增速在8月份跌入谷底之后,已連續4個月出現企穩回升態勢;但較上年仍回落約4個百分點,增速仍處于較低水平;制造業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31.5%,較上年回落1.2個百分點。此外,2016年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7.4%,較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19.9%,較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2016年房地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8%,較上年加快4.3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22.7%,較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
展望2017年,受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回升和企業效益好轉的帶動,制造業投資將延續回穩態勢,增速有望小幅回升;考慮到基礎設施建設補短板需求仍然很大,在積極財政政策支持下,基礎設施投資仍有望保持15%以上的高速增長;受調控收緊政策和銷售放緩影響,房地產業投資增速將明顯放緩。此外,美國新一屆政府主張通過降低企業稅收吸引制造業企業回流,也會給我國工業投資帶來一定不利影響。綜合來看,2017年工業投資形勢仍不容樂觀,但在制造業投資小幅回升以及基礎設施投資高速增長的帶動下,工業投資增速有望筑底回升,小幅增長5%左右。
趨勢三 工業出口交貨值將中速增長
2016年,我國貨物出口同比下降7.7%,降幅較上年收窄7.5個百分點。其中,服裝及衣著附件、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電話機、手持或車載無線電話機、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這五類商品占出口總額比重都在5%以上(合計超過30%),分別同比下降9.4%、9.8%、6.7%、6.6%、4.1%。玩具同比增長17.4%,增速較上年加快6.6個百分點,但僅占出口總額的0.88%??梢钥闯?,出口占比較高的商品大多負增長,出口增速較高的商品占比較低,因此整體外貿形勢比較嚴峻。從工業出口交貨值看,2016年同比增長0.4%,而上年為同比下降1.8%。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出口交貨值占比超過40%,同比下降0.1%,降幅較上年收窄0.1個百分點,為出口交貨值增速轉正奠定基礎。
展望2017年,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際市場需求不振,“逆全球化”傾向明顯,貿易保護主義加?。粡膰鴥瓤矗C合要素成本上升,傳統競爭優勢削弱,產業和訂單加快向外轉移,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嚴峻。1月9日商務部印發的《對外貿易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要鞏固和提升外貿傳統競爭優勢,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隨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合作的不斷深化,我國出口市場將更加多元化;通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擴大市場渠道、打造國際品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外貿競爭新優勢。預計2017年,我國工業出口交貨值將實現1.5%~2%的中速增長。
趨勢四 消費品工業保持穩中向好
從消費品需求看,2016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33萬億元,名義增長10.4%,仍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5.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2.6%,比重較上年提升1.8個百分點。分析表明,與品質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等升級類相關商品銷售較好,如限額以上單位通信器材類商品和體育娛樂用品類基本都保持12%以上的增長;汽車類商品中升級型suv(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和環保型新能源汽車分別增長43.6%和84%。
從消費品國內供給看,2016年消費品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其中,汽車制造、醫藥制造、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制造和食品制造行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5.5%、10.8%、10%和8.8%,增速都遠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消費品工業投資看,2016年消費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8.1%。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紡織業和醫藥制造業分別同比增長9.5%、14.5%、10.7%和8.4%。
展望2017年,居民收入增速放緩可能會帶動與住行相關的消費增速放緩;房地產銷售放緩也會影響家電建材家具等消費增速;汽車限購升級以及新能源汽車補貼下降等也會給汽車消費帶來壓力;智能手機經過多年高速增長,滲透率已相當高,通信類消費增速也可能放緩。但隨著消費結構升級和消費模式創新,智慧家庭、可穿戴設備、游艇、房車、低空旅游及冰雪運動裝備等新型消費市場的消費潛力會進一步釋放,消費總體上仍有望保持兩位數增長。消費品需求平穩增長,也將帶動消費品工業穩中向好。
趨勢五 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繼續深化
2016年工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鋼鐵行業退出產能超過6500萬噸,超額完成年度4500萬噸的任務;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3.2%,增速比同期主營業務收入低1.7個百分點;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3.8天,比上年減少0.4天;資產負債率為55.8%,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52元,同比下降0.16元;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11.4%,增速比工業投資增速高7.8個百分點,占工業投資的比重為40.6%,較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
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工信部一直把提高供給質量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圍繞《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通過堅定不移化解產能過剩和處置“僵尸企業”,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減少無效供給;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工業基礎能力,促進產業中高端發展,擴大有效供給。2017年上半年將徹底取締“地條鋼”,為鋼鐵行業發展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通過加快建立涉企保證金清單制度、拓展涉企收費目錄清單查詢系統功能、打造全國減輕企業負擔綜合服務平臺等持續推動減輕企業負擔;繼續實施消費品三品戰略,提高中高端供給能力和水平;實施制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推廣技改升級投資指南,完善《中國制造2025》重大項目庫,推動擴大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適用范圍。這些舉措都將持續深化工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趨勢六 工業增長新舊動能轉換將加速
2016年我國工業企業的產值結構、投資結構和產品結構等繼續優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從產值結構看,2016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增速較上年加快0.6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2.4%,較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增速較上年加快2.7個百分點。從投資結構看,2016年工業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4.2%;占全部工業投資的比重為10%,較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4%,對制造業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41.9%。從產品結構看,符合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方向的產品增長較快,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和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同比增長58.5%、34.3%、21%和17.8%。從融合發展看,2016年制造業數字化研發工具普及率達到61.8%,企業云服務使用占比達33.5%,重點骨干企業電子商務普及率達到54%,搭建并運營協同創新平臺的大企業占47%。
2017年新年伊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提出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是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和實體經濟升級的重要途徑,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著力點。通過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現新舊動能平穩接續、協同發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實體經濟發展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中國電子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