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菜、去超市購物、點外賣,塑料購物袋隨處可見。近日,江蘇省質監局公布塑料購物袋的抽查結果,數據顯示,合格率不足四成。那么,問題究竟出在哪呢?
在此次抽查的68批次產品中,合格的只有26批次,合格率僅為38.2%。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標識、厚度、物理力學性能等指標。記者從一些零售攤位了解到,一捆塑料袋的價格在幾元到十幾元不等,質量有好有壞。一些塑料袋外表看起來十分粗糙,袋體上只印了一個模糊的產品名稱,還有的袋子索性就是三無產品,聞起來有一股刺鼻的氣味。
塑料袋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就是那些不規范的一些小作坊生產的。它的原料比我們這邊要便宜。它的原料是丙乙烯,那種不能降解,我們是聚乙烯。價格方面相差好幾千塊錢一噸。
江蘇臺記者畢然:您看我手上的這個塑料袋,看起來薄薄的,用力拽一拽,感覺馬上就要破了,并不結實。采訪中,我們發現很多市民都曾使用過類似的塑料袋,拎著拎著袋子爛了,里面的東西散落了一地。
有南京市民告訴記者,一般就是袋子的接口位置經常會撕開。
塑料購物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不耐用的情況呢?質監專家分析,這和產品的物理力學性能不達標有一定關聯。此次抽查中,有1批次產品的提吊試驗、5批次產品的跌落試驗、1批次產品的封合強度、18批次產品的落鏢沖擊等項目不合格。這些問題都可能導致塑料購物袋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提袋斷裂、袋體破裂等情況。
江蘇臺記者畢然:本次抽查中還發現有18批次塑料購物袋的標識不合格。我們來對照合格的產品看一看,這上面清晰地印有產品名稱、承重量、規格、生產廠家等信息。實際上,這些標識在消費者使用過程中就像是一個說明書,我們可以通過這樣信息,知道這個袋子最多可以盛裝多重的東西在里面,或者這個袋子到底可不可以循環使用。
質監專家提醒消費者,選擇塑料購物袋時別忘了查看產品標識,根據不同用途選擇塑料購物袋的規格。從環保的角度來說,最好選擇可降解或可回收再利用的塑料購物袋,購物時如果能自備購物袋就更好了。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