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裝架
為保證待發黑緊固件表面質量均勻,緊固件間應點或線接觸。
⑵沸堿水溶液去油
先向堿溶液槽中加清水,再加入15g/l水溶的氫氧化鈉(naoh)加熱到沸點,將緊固件放入槽中,清洗5-10min,非光滑表面酌情增加時間。
⑶水清洗
用沸水清洗,冷水沖洗干凈緊固件表面殘留堿液。
⑷鹽酸溶液去銹
酸槽中加入清水后將鹽酸緩慢倒入清水中,濃度為14%-18%(用波美濃度計測試),溫度≤30℃,將待酸洗緊固件放入槽內,酸洗時間為3-5min,非加工表面酌情增加清洗時間。
⑸水清洗
用冷水清洗,沖洗干凈緊固件表面殘留酸液。
⑹沸水加熱
將已沖洗的緊固件放入沸水中,加熱到90℃以上,放入氧化槽中。
⑺氧化
①氧化槽中成分配比:每升水中加氫氧化鈉(naoh)600g,亞硝酸鈉(nano2)60g,含結晶水的磷酸三鈉(na3po4)20-40g。
②配制方法:先在氧化槽中放入2/8容積的水,再稱好的氫氧化鈉(naoh)緩慢加入,待溶液達100℃左右時,再加入磷酸三鈉(na3po4),制成氧化液。
③氧化溫度時間:將沸水加熱的緊固件放入氧化溫度(145±5℃)的氧化液中(用0-200℃玻璃溫度計測試,用沸水校表),氧化時間30-50min。
⑻水清洗
用清水沖洗干凈緊固件表面殘留氧化液,待皂化。
⑼皂化
①將沖洗干凈的緊固件放入皂化槽中皂化,使緊固件表面生成一層硬脂酸鐵薄膜。用民用肥皂10條,熔入100l水中,按比例調整濃度及容量,制造皂化液。
②加熱溫度及皂化時間:皂化液溫度80-90℃(用玻璃溫度計測量),皂化時間2-3min。根據皂化緊固件工件大小每日向皂化液中加入一條肥皂,并加入適量的水,保持溶液濃度。
⑽水清洗
將緊固件表面皂液用清水沖洗干凈,沸水加熱。
⑾自干
利用自身熱量離水自干。
⑿浸熱油
將自干沒有水滴的緊固件浸入80℃(用玻璃溫度計測量)的l-an15全損耗系統用油中1-3min。
⒀控油
浸油后的緊固件離開油槽后,將緊固件表面及四周油滴控凈。
⒁檢驗
①外觀檢驗:將緊固件放在日光燈光源下,距肉眼300mm,觀察其表面,若顏色均勻一致,無明顯花斑與銹跡存在,則良好,顏色為黑色或藍黑色。
②氧化膜疏松測定:去油后的緊固件上,滴上數滴3%硫酸銅溶液,30s內不顯示銅色為合格。
⒂入庫
根據質檢要求檢驗合格后入庫,否則按原工藝程序返工。
來源:中國緊固件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