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在海南博鰲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作為中國2018年首個主場外交活動,博鰲亞洲論壇“高大上”,但內容一點也不“虛”。會上提出的一系列倡議和舉措實實在在地扣準了各行各業的切實需求。
譬如,在支持創新創業方面,我國提出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加大執法力度,提高違法成本,為創新創業者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這樣一來,也使得中國的新技術新產品出海更順利。無論是希望在中國本土通過創新創業闖出一片天,還是希望“出海”推廣新技術新產品,未來中國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都有望得到保障。從側面來看,這也意味著如今我國科技實力有所提升,這才會對知識產權保護提出要求。
科學技術發展自然離不開高效實用的儀器設備。隨著中國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各大產業的發展,科學儀器的需求也進入了新的階段。對于在中國市場努力打拼的外企來說,這種體驗是比較深刻的。日前,日立高新技術公司中國實業集團總經理三善慶太在日立高新技術科學園上海應用實驗室的啟動儀式上表示:“中國的汽車、半導體等行業正面臨一場巨大的技術變革。”此次上海應用實驗室的成立也正是為了在半導體、材料、能源、環境、食品安全等領域為中國用戶提供服務(包括日立旗下的多種科學儀器及解決方案),具體來說就是滿足這些行業對科學儀器的需求。
正在積極布局中國市場的海外儀器企業并非只有日立一家。同樣來自日本的島津公司一直都立足于中國現階段國情,精確把脈國內儀器市場發展方向,推出了一系列創新儀器產品。同時,島津也積極與國內高校院所、企事業單位開展合作,頻頻出席和舉辦各大儀器相關的會展活動。作為科學服務領域的世界領導者,賽默飛也在不斷提升自身實力,深化其在中國市場的布局與投入。順應國家政策和形勢,率先推出符合中國需求的儀器產品,是賽默飛拓展和鞏固中國市場的“必勝法寶”。前不久,安捷倫也在上海建立了全新電磁兼容實驗室,助力安捷倫氣相色譜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此外,沃特世、布魯克、珀金埃爾默等等國際儀器大咖也紛紛將橄欖枝拋向這片神秘的東方大地,小心“著陸”的同時又在彼此追逐競爭。
改革開放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研水平的逐步提升,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快,而國產儀器也有了與進口儀器一較高低的實力。但國產儀器的發展之路依然坎坷。
進口儀器依靠尖端的技術進入到我國儀器儀表市場,并迅速占領高端市場,逐步向中低端市場滲透。起步晚、基礎薄弱的國產儀器儀表企業依靠較低的價格入駐低端市場,近年來依靠政策的扶持和科研水平的提升逐漸進入中高端市場。看起來國產儀器正在向利好方向發展,然而事實是國產儀器的雖然發展較快,但目前,低檔同質化競爭、招投標“遭排擠”、國外隱性技術壁壘制約等因素依然使當前國產檢測儀器處境尷尬。
伴隨著如今環境、食品、醫療等領域對檢測儀器的需求量逐步增加,我國檢測儀器行業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被逐步打開潛在市場將進一步刺激國內外各個儀器廠商在中國的投入力度。未來,如何加強產品研發創新和注重品質提升,從而打破低檔同質化現象,實現國產儀器的逆轉,是各個國產儀器生產廠家亟待思考的問題。
來源:儀器交易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