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西安市長安區智慧城小區五期的業主向華商報反映,數天前小區亮化施工時,工人在外立面打孔作業時不慎將墻體擊穿,業主家涼臺墻面被打穿形成一根指頭粗的洞。昨日華商報在智慧城小區五期看到,施工已暫停。“這兩天業主對給住宅樓外立面亮化意見很大,小區已經有80多名業主明確表示不允許對該小區建筑外立面進行亮化。作為物業,我們也把業主的意見匯報給了長安區政府,目前小區樓宇亮化工程暫停,待政府部門商議后再另行決定。”
因為業主反對而暫停,出現這種畫面讓人欣慰。不過,略顯遺憾的是,如果在施工方進駐之前,就站在業主角度思考問題,和業主進行充分溝通,傾聽業主意見,或許,就不會出現今天的糾纏,豈不是更好些?
誠然,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大城市的夜晚,就應該五彩繽紛,就應該是火樹銀花的不夜之城。從夜景就可以判斷一座城市的活力和繁榮程度。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于普通的夜間照明,推行亮化工程的目的,不僅僅是為滿足照明之用,更多還在于夜間城市形象的美化,通過亮化體現城市現代文明氣息。
然而,不同于道路綠化帶、樹木、公園、廣場夜景等公共場所,將居民小區也納入亮化范圍,超越了照明這一實用需求的亮化,勢必與業主的切身利益不可避免地產生一些沖突。比如,施工對于墻體的破壞,比如,業主對于光污染的擔憂等等,都會讓業主不大情愿。更何況,按照相關法律,住宅樓的外立面產權歸全體業主所有,要在上面施工的話,首先需要業主的允許才行。恰恰因為此,業主的反對更顯得理直氣壯。
打造城市美麗夜景的背后,不應該是市民相關權益的無辜折損。作為城市的主人,肯定都希望自己居住和生活的城市一天比一天更美麗,也樂見城市每一天的變化和進步。準確地說,業主并不是反對亮化工程,只是不打招呼就在人家房屋墻壁上施工,這讓主人們感到很受傷!俗話說,我的地盤我做主。往大里說,尊重和保護業主的合法權益,就是體現尊重和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就是體現尊重和保護憲法賦予的公民的基本權利。
來源:華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