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世界一直依賴著太陽光,因為在太陽能方面的投資超過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核能。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法蘭克福學院-環境署合作中心和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新報告,2017年,可再生能源吸引了1608億美元的投資,其中新增太陽能容量達創紀錄的98吉瓦。
報告顯示,除大型水電以外,所有可再生能源投資總額中的太陽能發電投資為2790億美元,高于煤炭和天然氣的1030億美元新投資。去年,全球投產了157吉瓦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比2016年的143吉瓦增長明顯,并且在調整了一些現有工廠的關閉之后,遠遠超過了70吉瓦的化石燃料新增容量。
2017年,包括中國、巴西和印度在內的發展中經濟體承諾投資1770億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發電,這比發達國家的1030億美元投資高出20%。據稱,太陽能發電成本以及風電在某種程度上將繼續推動全球部署。聯合國環境署負責人erik solheim表示:“太陽能投資的大幅增長表明全球能源地圖正在發生變化,更重要的是,這種轉變帶來的經濟效益。”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將使更多的人獲得收益,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并且是更好的高質量就業機會和更高薪的工作。清潔能源意味著更少的污染,帶來更健康、更快樂的發展。
一次能源可以進一步分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兩大類型。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水能、風能、生物質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溫差能、地熱能等。它們在自然界可以循環再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不需要人力參與便會自動再生,是相對于會窮盡的非再生能源的一種能源。
盡管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取得了很大進展,但還遠遠不能適應我國能源發展戰略的要求。可再生能源發展緩慢客觀上是因為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較高,此外還緣于這二者發電的間歇性和不穩定性,以及儲能的問題尚未得到很好的解決,因此必須通過輔以特殊的能源政策,反映國家的意志,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前我國已經下令所有輸電公司要把所有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接入電網,以結束大量清潔能源閑置的困境。
來源:儀器交易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