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地方環境質量,陜西某區對污染嚴重的某淀粉公司實行強化措施,派遣人員在該淀粉廠進煤門口設立檢查點,不僅對出入運煤車輛進行檢查,還通過勸返形式教導拉煤車輛不得為其供應煤炭。在這種能源供應被切斷的高壓下,淀粉廠只能維持一臺鍋爐、一條生產線的運行,生產產能大大下降。
不難看到,在如今環保政策的高壓下,還是有企業存在僥幸心理,仍然我行我素使用耗能巨大的食品機械設備進行食品生產。相關單位使用強制手段迫使這種企業進行降耗也就在所難免。實際上,這種被強制減少產能的情形完全可以避免,只需要食品企業對相關食品機械設備進行替換升級。
以此次面臨降產的淀粉廠來說,一般而言,淀粉廠一般根據不同的研磨方式進購設備。如采用濕磨法使玉米變身淀粉一般需要對食材原料進行除雜去塵、浸泡、破碎、研磨、篩選、干燥等步驟。因此清洗設備、破碎機、研磨設備、篩分設備、烘干設備等相關設備必不可少。在這其中,烘干時候所要用到的鍋爐產品廣受詬病。
據數據測算,每生產5噸木薯淀粉就需要消耗煤350千克以上,上文所說的淀粉廠一條生產線一臺鍋爐就需要每天噸用煤量。而早有研究證明,燃燒一噸標準煤可以產生二氧化碳2.6噸、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各7千克以上,這些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將會加重“霧霾”的影響,污染我國環境。在這種情況下,更換更環保的設備成為大勢所趨:山東日照濤雒鎮開展水產養殖“煤改電”;遼寧鐵嶺25家單位燃煤鍋爐實行煤改電;四川德陽將在今年五月份徹底完成電鍋爐安裝投用,實現煤改電工作的完成。
在全國各地開展“煤改電”“煤改氣”工作的同時,食品機械設備生產企業發現使用空氣源熱泵作為烘干設備能夠比電鍋爐、天然氣鍋爐更為節能環保。因為空氣源熱泵不用燃料,沒有明火的生成,能夠真正做到不排氣、不排污,對天空、土壤、水源等都沒有污染。于是大量空氣源熱泵烘干設備被研制出來,目前已經部分替代電鍋爐進行烘干。
在淀粉廠所需設備中,有的設備利用電能進行驅動,本身不產生污染物,但其中的零件設備時常需要更換,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增加環境壓力。破碎機械就是這類機械的典型。破碎機械對刀具使用量極大,極其容易造成刀具的磨損導致需要進行刀具更換。據了解,為解決這一難題,有的企業到國外取經,發現使用國外研發的涂焊修復技術,能夠對刀具進行保護,大大降低材質費用和維護成本。
另外淀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也是污染治理的重頭戲。這些廢水的直接排放將使得水體、土壤出現富營養化等問題,對環境造成較大壓力。如何處理這些廢水?有企業嘗試將這些廢水進行資源化利用,從中提取出有益物質進行高科技產品研發。他們嘗試將淀粉廢水排入調節池,通過泵打入“厭氧反應器”,中間經過a/o活性污泥池工藝,將有用物質沉淀下來,最后對污泥進行脫水等操作,使其化身高品質有機肥。
可以看到,通過各種設備、技術的加持,淀粉生產不僅能夠在生產領域實現節能,也能對廢水進行處理產生高效益。無論是食品還是相關設備生產企業,在進行產品生產時不僅需要有盈利心,也需要有公益心,將環保、節能等時刻放在心上。
來源: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