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科技學院為讓筍農節能減碳,減少光害對大自然影響,并降低電費,經與在地青農及led照明業者合作,試行將茭白筍園高壓鈉燈改以led無光害照明,10日舉行成果發表會,吸引學術研究單位與筍農參與,縣議員廖志城和埔里農會總干事何世鴻均肯定這項成果。
暨大科技學院院長蔡勇斌表示,埔里栽種茭白筍面積占全臺90%,是全國茭白筍最大產區,為避免茭白筍于苗期提早結筍,10余年來茭白筍農都采用夜間光照,協助茭白筍跨越矮化障礙,讓植株順利結筍。
經暨大通識教育中心老師陳智峰與在地青農彭登業合作,提供1.4分地做為計畫試驗場地,再結合暨大應用材料與光電工程系led照明專業,借由產學合作開發新品,最后提出茭白筍光照改善方案,并于產區成立led無光害照明智能x減污農業基地。
歷經半年試驗,證明新一代led燈照明不但可取代高壓鈉燈,并可節省電費3/4,且不會對環境造成巨大光害。蔡勇斌表示,目前是初步成果,未來會再朝筍田水資源問題及筍殼廢物再利用等方向繼續努力,讓鄉村農業能再延續。
來源:中國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