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鋼鐵行業的結構調整和供給側改革,鋼鐵企業不得不承受去產能和環保限產的挑戰。特別是民營鋼鐵企業,在供給主動收縮的壓力下,必須修煉內功,走出差異化發展道路,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河北文豐實業集團就是這樣一個處于機遇與挑戰并存市場環境中的民營鋼企。河北文豐實業集團信息處處長盧成靜接受e-works記者采訪時表示,完善鋼鐵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對于提高鋼鐵企業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基于信息化建設的智能制造轉型已經成為當今鋼鐵企業提升效率和競爭力的重要抓手。
民營鋼企如何突圍?
當前,民營鋼鐵企業的兼并重組還在深入發展,以實現2025年鋼鐵產業集中度達到60%的目標。如何不被行業改革和市場競爭的浪潮席卷?在盧成靜看來,根本出路在于鋼鐵企業的轉型升級。
盧成靜指出,鋼鐵企業根據自身產品特點,結合市場需求,走個性化、定制化、多品種、小批量的差異化發展路徑,是鋼鐵企業生產組織的發展趨勢,也是民營鋼企實現突圍發展的良方。在這一基礎上,建立起完善的企業信息化系統,實現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才能立足于市場。
河北文豐實業集團控股的唐山文豐山川輪轂公司主要生產圓坯、特厚板等特種鋼,是京津冀地區唯一一家大口徑圓坯、特厚鋼板生產企業,主要客戶是機械制造、管線、鍛造類生產制造企業,而不是直接面向最終消費者。2017年,唐山文豐山川輪轂公司產能排名全國第65位,同比增長10%,高于4.33%的行業平均水平。
雙重業務矛盾推動文豐實業智造升級
作為民營鋼企,河北文豐實業集團信息化建設比較早:2002年起,開始應用用友財務系統;在2003年到2004年間,實施了用友erp系統,不僅升級和完善了財務管理系統,還實施了供應鏈管理系統、大宗原料計量系統等;2009年到2011年,進行了erp系統的升級,陸續完善了業務層面的應用。
但隨著企業業務的多元化發展,河北文豐實業集團早期部署的信息化系統已經不能滿足企業戰略發展規劃的執行和實際業務的執行,特別是不能很好地解決產銷矛盾以及工藝與制造之間的矛盾。
首先,產銷矛盾日益突出。過去生產普鋼的時候,是典型的少品種大批量模式,只需按最大產能生產即可。但特鋼行業必須按訂單生產,如果銷售和生產協同不好,交貨期就無法滿足。
其次,工藝和執行的矛盾日漸凸顯。厚板是鋼鐵冶煉企業中最復雜的一個產品,厚板生產對工藝的要求非常嚴格,產品參數非常多,如果沒有按照既定的工藝生產,就交付不了預期的產品。
基于這兩個因素,河北文豐實業集團在2016年決定進行企業的智能制造升級。2016年剛好是鋼鐵產業下滑將要出現拐點的時候,國家的產業政策也一直在鼓勵制造業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
構建智能制造一體化信息平臺
經過前期的考察和論證,河北文豐實業集團最終選擇以“erp+mes+dcs”打造“智能制造一體化信息平臺”。2017年2月,智能制造一體化信息平臺建設在河北文豐實業集團啟動。
結合企業自身的業務現狀和特點,河北文豐實業集團的“智能制造一體化信息平臺”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大宗采購全流程一體化。大宗物資采購,從訂單、計量、檢驗到結算等全流程實現一體化集成,堵塞管理漏洞,實現優質優價的結算,同時保證整個流程的高效規范。
2)、備品備件采購互聯網化。基于友云采的企業互聯網采購服務平臺,實現備品備件采購的電商化、互聯網化,,實現從采購尋源、比價采購到業務流程協同的全流程交易閉環,實現最佳采購決策和高效協同。
3)、銷售發貨結算一體化。對于款到發貨模式,嚴格做到以款控貨、嚴控超發;對于貨到付款模式,實現業務應收的全程監控。同時,在銷售業務從接單、生產、到發貨的全過程中,實現資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同步,防范企業經營風險。
4)、銷售到生產全流程一體化。以銷售訂單為起點,實現工藝、計劃、生產的協同,在財務管控下發貨,縮短交貨期,提高交貨準時率。特別是在生產制造環節,實現erp/mes系統與自動化系統的緊密集成,通過作業指令實時下達、生產實績實時收集,提高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
盧成靜介紹,截止目前,河北文豐實業集團“智能制造一體化信息平臺”的應用與經營戰略相匹配,在運營和績效、效益方面帶來顯著的改善,主要表現在:按客戶需求訂制化生產,滿足客戶的個性化、小批量、多品種需求;生產工藝管控精準化,提升了產品品質;實現了從人工操作模式轉向管理軟件和工業軟件流轉控制模式;運營效率提升,差錯率降低。在下一階段的工作中,河北文豐實業集團還將朝著決策智能化的目標發展,同時提升產品質量穩定生產能力和能效成本綜合控制能力,實現產品規模化生產與定制化制造相融合的智造升級之路。
來源:e-works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