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環保部與保監會共同制定的《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規定,從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從事銅、鉛鋅、鎳鈷、錫、銻冶煉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等8類企業(單位),今后或將必須投保環境責任險。
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包括:(一)第三者人身損害。(二)第三者財產損害。(三)生態環境損害,其中包括生態環境修復費用,生態環境修復期間服務功能的損失和生態環境功能永久性損害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必要合理費用。(四)應急處置與清污費用。據《法制日報》記者今日從環保部政法司了解,《辦法(征求意見稿)》首次從國家層面提出推行環境責任強制保險。利用環境責任險來處理污染事故,能夠維護被侵害者權益,讓他們及時得到賠償,在穩定社會秩序的同時減輕政府負擔。
鎳金屬作為生產不銹鋼的主要材料,使得近幾年鎳業在我國開始蓬勃發展起來。鎳產業所引起的污染,對大氣、水體、土壤都有著極具嚴重的影響。而我國多數鎳業又專注于生產鎳含量較低的鎳生鐵,生產過程中會產出重金屬廢物,并向大氣中排放一氧化碳和鎳、鐵和焦炭等微粒。吸入金屬鎳或鎳化物的粉塵會導致呼吸器官障礙,誘發各種疾病。所以污染責任強制險對環境,個人和公司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
鎳業由于污染對環境以及周邊居民生造成的負面影響層出不窮。山東、江蘇和福建地區鎳生鐵產量權重占全國鎳生鐵總產量60%左右,而福建地區的鎳產業更是深陷環保困局,還經常因為污染出現在媒體的是相當中。
在2015年3月30日就有福建鼎信鎳業有限公司因為配套建設年產50萬噸棒材項目未辦理環評審批手續,被寧德市環保局處罰。屬于鼎信物流有限公司的灣塢鎮14號碼頭運輸鎳礦違反環評要求,將沖洗鎳礦運輸車的污水直接排放到通向有海產養殖區域的水域:村民蘭義城稱,因海水被周邊企業排放的含有重金屬的污水污染,當地漁民在海灣內貸款50萬元養殖的數千畝龍須菜大量減產:緊挨著鼎信鎳業的浮溪村,原來以捕撈海產、養殖和農業致富。其所在海域更是全國最好的紫菜養殖基地。自鼎信鎳業落戶,紫菜已兩年絕收。但村民們的損失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F在的結果是政府的名義受損,生產企業的正常生產受擾,當地群眾怨聲載。
環境污染責任強制險的缺失,一方面會導致企業在沒有強制力的約束下,往往出于利益的考慮,助長企業在環境污染責任承擔方面產生“事不關己”的僥幸心理,最終加劇環境的更嚴重污染。由臺灣義聯集團投資,由其子公司福建聯德企業有限公司執行的鎳合金項目在建設中違背了“先環評、后立項”的基本原則。以2014年12月20日的點火“試生產”為界,一分為二,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聯德違法全過程,包括一開始的違法立項、環評造假、違法審批,違法進入試生產到如今的非法生產運營、非法排污。讓原來自然環境資源優越,魚米之鄉,百姓豐衣足食的漳灣鎮下塘村很快就變得烏煙瘴氣,真的就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2010年,原本波清浪白、鳥飛魚躍,有碧?!棒~倉”和“閩東夏威夷”美譽的福建羅源灣,因為一座違規鋼鐵企業—福建德盛鎳業有限公司的入駐,變得烏煙瘴氣,海水日漸渾濁,魚蝦死亡不斷。短短一年多時間,這里養殖凋敝,旅游荒廢。羅源灣生態幾近崩潰,已不適宜養殖和居住。面對如此困境,企業沒有能力來恢復已遭到破壞的自然生態環境,政府也希望有強力的金融部門介入,百姓希望自己的利益得到應有的保障。如果企業此時已經具有環境污染責任強制險的話,治理和修復將會相對容易。
污染責任強制險可以強制企業對環境污染不僅要全面進入到有償時代,更有可能擔重責。對于高能耗,高污染的鎳生產企業來說,借用“責任保險工具”能在污染事故發生的時候,保護污染受害者權利,轉移企業風險,降低企業損失。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家對“環?!痹絹碓街匾?,強調“邊防邊治”,堅決不走西方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這樣的保障綠色生態環境的生產大背景下,環境強制險的推行和相關立法也順應時代呼之欲出。經過幾年的發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在促進高環境風險企業防范環境風險的效果不斷增強,也能有效抑制高污染行業的擴張,更好保護自然資源,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金融保障能力的保險公司的積極參與,也有助于推動鎳生產企業逐步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另外,借助市場價格杠桿,倒逼企業淘汰落后產能。也能使涉事企業可以迅速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在美國等很多西方國家,環境污染責任險已成為很多企業的“標配”,幫助企業渡過層層難關。遺憾的是,我國試水多年來的發展表明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希望此次突破將為試行了10年的環境責任保險制度帶來新的轉機。鎳行業也能倚靠這強制環境責任保險制度遏制污染物排放和合理規避環境污染風險。
來源:東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