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圓桌對話會: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旺
9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釣魚臺國賓館同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阿澤維多、國際勞工組織總干事萊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古里亞和金融穩定理事會主席卡尼共同舉行“1+6”圓桌對話會。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在談到中國經濟時,他強調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6.9%,下半年會繼續保持上半年穩中向好的態勢。我們有信心保持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與會國際經濟金融機構負責人感謝中國政府為各方共商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重大議題搭建這一對話平臺,并表示中國促增長、調結構、防風險的努力卓有成效,經濟轉型升級順利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功激發了市場活力,營商環境不斷改善。
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2016年7月22日,“1+6”圓桌對話會在京舉行。當時中國作為當年g20主席國,即將在杭州舉行g20峰會。峰會前夕召開圓桌對話,是為加強中國和國際經濟組織的聯系,深化在國際經濟金融領域的溝通合作,共同探討應對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
中國與與會國際組織一致同意推動圓桌對話會常態化、機制化,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再次舉行對話會。
一年之后,中國再次舉行“1+6”圓桌對話會。李克強與主要國際經濟金融機構負責人共見記者時表示,中國和主要國際經濟金融機構將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中國作為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主要經濟體,愿意與國際社會和國際市場加強坦誠交流;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將進一步擴大開放,努力促進世界經濟持續復蘇。
與會國際經濟金融機構負責人表示,中國重視和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經濟增長穩中向好,為世界經濟保持復蘇和增長勢頭提供了有力支撐。國際經濟金融機構支持中國繼續推進結構性改革和開放發展、提高增長質量,贊賞中國致力于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的堅定立場,期待繼續就共同關心的重大議題定期進行探討。
2017年,世界經濟呈現出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好增長態勢,但仍存在不確定性,尤其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對世界經濟復蘇帶來不利影響。
國際組織今年以來紛紛上調世界經濟預期增速。6月4日,世界銀行預測,隨著制造業和貿易回暖、市場信心增強、大宗商品價格趨穩,使出口大宗商品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得以恢復增長,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將加快至2.7%。
4月18日,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預計全球經濟增速將從2016年的3.1%上升至2017年的3.5%和2018年的3.6%。
6月7日,經合組織oecd表示,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5%,較3月份預估的3.3%有所改善,且為2011年以來的最佳表現。該組織還預計,到2018年或將加快至3.6%。
世界貿易復蘇為重要帶動力量。世界銀行指出,世界貿易增長在2016年降至金融危機后的低點(2.5%)后,有望在2017年逐漸回升至4%。
imf也指出,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下行風險,如貿易保護主義趨勢加劇,導致全球經濟增長因貿易和跨境投資減少而放緩等。
當前世界經濟中的貿易保護主義,為世界經濟持續復蘇增加了不確定性。
中國一直強調推進自由貿易。9月4日,金磚國家廈門宣言指出,金磚五國將加強發展經驗交流,打造貿易投資大市場,促進基礎設施聯通、貨幣金融流通,實現聯動發展。五國領導人強調加強貿易投資合作有助于釋放金磚國家經濟潛力,同意完善并擴展貿易投資合作機制和范圍,以加強金磚國家經濟互補性和多樣性。
中國經濟正在經歷“三個轉變”
近年中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新常態”,經濟增速整體呈平穩態勢。2016年前三個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均為6.7%,平穩增長,2016年第四季度小幅回升至6.8%。
今年企穩回升的態勢繼續加強。今年一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均超出外界預期,同比增速為6.9%,相較2016年增速有所走高。今年上半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3.4%,居“三駕馬車”之首,國內消費升級態勢明顯。
市場分析普遍認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超預期,與世界經濟形勢整體向好、外需擴張帶動有關;也跟國內消費升級,內需動力增強有關。
李克強表示,中國經濟正在經歷“三個轉變”。具體包括,一是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加快轉變;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三次產業協調帶動加快轉變;三是由主要依靠外延擴張向依靠提質增效加快轉變。
8月份最新數據顯示經濟內生動力仍強。中國8月出口以美元計價同比增長5.5%,增幅較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增長13.3%,增速回升2.4個百分點。
先行指標也顯示制造業和服務業發展勢頭較好。8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51.7%,為年內次高點,較7月份回升0.3個百分點;8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4%,繼續保持臨界點之上,非制造業總體延續擴張態勢。
李克強將中國經濟的突出特點概括為韌性強、潛力大、活力旺:韌性強表現為回旋余地大,從而使經濟始終保持在合理區間;潛力大表現為消費、服務業仍然有巨大的增長空間;活力旺表現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催生了新產業、新業態蓬勃興起,創造出大量就業崗位,激發了巨大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表示,中國經濟正在不斷向價值鏈上游提升,新產業、新動能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生力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