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發布的《2017年1-8月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造船完工量繼續增長,新承接訂單和手持訂單量同比下降,工業總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同比繼續下降,但降幅不斷收窄。
據統計,全國三大造船指標兩降一增。1-8月份,全國造船完工313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1.4%。承接新船訂單1585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1.3%。8月底,手持船舶訂單811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9%,比2016年底下降18.6%。
1-8月份,全國完工出口船294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5.4%;承接出口船訂單1447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7%;8月末手持出口船訂單7535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9.5%。出口船舶分別占全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的94.1%、91.3%和92.9%。
重點監測企業指標情況不容樂觀。一是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1-8月份,船舶行業80家重點監測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590億元,同比下降4.9%。二是船舶出口產值同比下降。1-8月份,船舶行業80家重點監測企業完成出口產值980億元,同比下降11%。三是企業經濟效益同比下降。1-8月,船舶行業80家重點監測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00億元,同比下降6%;利潤總額22億元,同比下降20.6%。
今年在全球航運業復蘇的影響下,全球新造船訂單激增。克拉克森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球累計新造船訂單已超去年全年。與此同時,中國船企的接單能力卻有所下降,今年上半年,中國船企新接訂單占全球份額由去年的35.8%下降到31.4%,韓國船企接單份額則由15.6%大幅上漲至30.6%。
在部分大額訂單上,中韓船企的競爭則更加激烈。不久前,在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集裝箱船訂單爭奪中,滬東中華集團和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擊敗韓國現代重工業公司、三星重工業公司和大宇造船海洋公司等韓國三大造船公司,成為最終贏家。該訂單包括9艘2.2萬teu級的超大型集裝箱船,總訂單額約為96億元人民幣。(記者甘琛)
來源:中國水運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