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眼下,廣大農民又開始投入到緊張而繁忙的春耕備耕工作中。相比之前,春耕已從傳統的手工耕作向農機作業轉變。這不,全國多地一大波春耕農機向你“襲來”!
璧山:農機上陣“鬧”春耕
目前,璧山區春耕生產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全區已有各類農機具達萬余臺(套),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60%以上。一臺臺農機正開足馬力,帶著農民奔向“錢”程。據當地種植大戶介紹,履帶式遙控旋耕機、除草機可以在坡地工作,小巧能靈活轉向,不僅能大大降低人工成本,還能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履帶風送式植保機和履帶自走式噴桿植保機也各有千秋。據了解,履帶風送式植保機的風送機組可實現360度旋轉,可用于果園、大棚等作業,也可將噴桶取下,當田間運輸機使用。而后者則適合噴灑1米以下的蔬菜作物使用,可以同時噴灑7至9米寬的作物。
蒼南:“工廠化育秧”給力春耕生產
日前,蒼南縣農戶緊抓農時,紛紛投入到早稻機械化育秧工作中來。據了解,該縣農機部門不斷探索與實踐,水稻機械化育秧技術日趨成熟,幾乎所有農機專業合作社都能自行育秧。
據相關人員介紹,機械化育秧首先需要人員將一只只塑料秧盤放在輸送帶上,通過播種器時,種子會迅速地按調整的密度整齊地播在秧盤里,并自動完成覆土工序,最后一盤接著一盤被工作人員捧下流水線,整齊地擺放在育苗床上。
與人工育秧相比,若完成700多畝早稻育秧計劃,一套流水線一天可育秧苗200畝左右計算,僅需三四天時間便可完成育秧任務,大大節約了人力和成本。
寶山:機械化種植解決勞動力缺乏的問題
春節,正是春耕春播的好時節,宣威市寶山鎮到處可見“春耕備耕”的熱鬧景象。由于大量勞力外出打工,春耕生產的勞力缺乏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據了解,為解決勞力問題,助力春耕生產,寶山鎮大力推廣機械化種植,已經推出大型農業機械60臺,小型農業機械上千臺,達到了降低勞動成本、提高作業標準、加快春耕生產的目標。
目前,寶山鎮全鎮機械化面積已達6.5萬畝,機械化率近60%,在之前的基礎上還將推廣150臺大型機械,助力特色農業種植。
衡山:農機齊聚助春耕
近些年,山縣把農機使用和推廣作為重要工作來抓,鼓勵農民引進農機新產品,積極推廣機械化深松、機械化收割等農業技術的廣泛應用,農民購置和運用先進農機的熱情火爆。
來源: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