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生產的新型灑水車,在灑水清潔的同時,還能吸附地面的灰塵,避免了作業時塵土飛揚的情況。”山東梁山通亞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鳳欽告訴記者。
日前,記者走進通亞汽車車間了解專用車制造情況。讓人意外的是,生產車間內干凈整潔,并沒有讓人不適的氣味。“我們投資3000多萬元建設成國內專用車行業一流的環保涂裝生產線,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楊鳳欽說。
專用車綠色發展模式蔚然成風
據通亞汽車工作人員介紹,傳統的生產方式下,整體制作、整體噴漆既會造成車輛易銹。噴漆時形成的漆霧、噴漆后的烤干過程又能造成有害氣體的排放,對環境造成破壞。意識到這一點后,通亞汽車馬上探索起如何綠色發展的問題。
“對專用車來說,我們發現噴漆時單獨噴好各個零部件,就能保證部件組裝后切合面也同時噴好。這樣就能很好地防生銹。而如果整體噴漆,往往一個月就會生銹了。還會對環境造成破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發現這個問題后,通亞汽車于2017年投資3000多萬元建設成國內專用車行業一流的環保涂裝生產線。這條生產線包括一套拋丸室,主要是消除焊接產生的應力,清除鋼鐵表面的氧化皮和浮銹,以達到噴涂油漆前的要求。兩套水旋式噴漆房,主要用于三級過濾,一級過濾是通過水旋把漆霧收集起來,二級過濾是通過活性炭吸附把揮發性氣體吸附起來,三級過濾是通過光氧催化燃燒的方式把剩余的氣體處理掉。達到零排放,實現綠色環保。
“一方面不會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另一方面也保證了我們工人工作環境的綠色、安全。”楊鳳欽補充說。
另外,記者了解到,生產線還包括一套烘干室,即通過高溫烘干后車輛的油漆增加了漆的亮度和附著力和耐候性。
而在楊嘉汽車,記者了解到該公司也在積極探索綠色發展模式。據楊嘉汽車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企業主要向專業的小型灌輸車發展,因其具有環保節能的特征。
汽車輕量化 生產更智能
在楊嘉汽車生產車間,工作人員輕輕一點手中的設備,罐車就自動旋轉、調頭,進入預設的軌道等待工人下一步的作業。談到專用車的發展趨勢,幾家企業不約而同地談到輕量化生產方向和人工智能在生產線中的應用。
“鋁合金質量輕,且鋁材能反復利用。相比于傳統的材料,更能節省資源。我們已對此進行研發,條件成熟后,鋁合金的罐車將替代傳統碳鋼材質罐車。我們生產的罐車也會形成一個輕量化的改變。”盛潤汽車董事長楊鳳社告訴記者。
而在大力發展小型灌輸車的楊嘉汽車公司,也在下大力氣向輕量化方向轉變。“現在小型灌輸車市場需求越來越大,我們也在往這個方向發展。既環保節能,又有市場競爭力。”楊嘉汽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談到未來發展方向,幾家專用車企業同時看好人工智能。“像我們85后、90后的員工,其實并不愿意做沒有趣味性的工作。我希望我們公司以后,能讓我們年輕的員工操縱機器,來替他們完成具體的工作步驟。就像玩手機一樣,一點,機器就能完成目標任務。這樣,員工也會更喜歡他們的工作,覺得工作很有意思,也會更有斗志。”通亞汽車楊鳳欽說。
通潤汽車工作人員則解釋,未來人力成本越來越高,而機器投入一年基本能回本。機器可以24小時不間斷工作,并且只要設定程序正確,就會得到精確的工作成果。“人工智能用于生產線已經是大趨勢,我們還可以將生產與大數據相結合,產品一看就知道是誰生產,非常容易管理。”通潤汽車工作人員補充。
據了解,為了占據科技創新高地,專用車企業各出奇招,紛紛引進高端人才。以通亞汽車為例,多年來通亞汽車公司儲備了一批高科技人才,組建研發中心,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現有博士2名,研究生5名,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占公司員工人數的30%,與武漢理工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
眼下,梁山縣專用車產業綠色發展模式已經初步形成。企業果斷調整發展思路,主動進行新舊動能轉換。專用車產業已經開始實現從產品到品牌的過渡。
來源:齊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