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發改委發布《北京市耕地河湖休養生息規劃(2018-2035年)》,提出未來北京耕地河湖休養生息目標及保護政策。到2020年,北京中心城區景觀水系岸線長度增加到約300公里。為了實現對水資源的保護,北京將全面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中心城區景觀水系增至300公里
按照規劃,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將不低于166萬畝;中心城區景觀水系岸線長度增加到約300公里。到2035年,耕地質量要求比2020年平均提高1個等級;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將提高到95%以上。為了實現讓耕地靜養、清水流動的目標,《規劃》中提出了四項耕地休養生息任務和五項河湖休養生息任務。針對耕地休養生息的任務,包括退耕造林綠化、污染防控治理、休耕輪作和耕地養護。河湖休養生息任務,包括推進重點河湖治理與修復、保障重點河湖生態用水、保護和合理退還河湖生態空間、開展地下水超采區治理、保護和合理利用河湖水生生物資源。
淺山區將重點實施退耕造林綠化
按照規劃,在耕地靜養方面,未來將統籌考慮首都生態建設和耕地保護的需要,加大退耕造林綠化力度,結合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行動計劃,以淺山區為重點,進一步實施退耕造林綠化,擴大綠色生態空間;對位于平原區、淺山區、山區的試點區域,將分類實施全年休耕或冬春季節性休耕。針對部分耕地土壤鹽漬化、養分失衡、重金屬污染、殘膜污染等問題,將開展耕地修復和養護,使耕地土壤質量狀況得到階段性改善,土壤生物群系逐步恢復,耕地地力等級逐步提升。
雨水就地利用有了量化規定
對于河湖生態系統的保護與修復,此次《規劃》也提出了保護的具體目標和政策措施。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有關“六河五湖四庫”的治理要求,未來將按照“一河一策”原則,重點推進北運河、潮白河、永定河等流域綜合治理,構建河湖藍網系統;還將加強庫濱帶河濱帶治理,逐步改善河湖水質。對于重點河湖生態用水的保障,明確將通過增加再生水補充、適當補充清水、加大雨水利用。到2020年,全市河湖再生水補水量不低于8億立方米,20%以上城市建成區實現降雨70%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35年,還將擴大到80%以上的城市建成區。
來源:北京青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