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清晨,唐山市民楊先生拎著一個不銹鋼保溫桶來到興源道一家賣豆腐腦的店鋪,“每次出來買早點我都是自帶餐具,盡量不用塑料袋。”記者隨后在山西北里市場也發現幾位自帶餐具前來購買早點的市民。“現在大家都知道用塑料袋裝食品既不衛生又不環保,自帶餐具的人多了。”楊先生說。
記者走訪唐山市幾個早市看到,不時有拎著保溫桶、飯盒的市民前往購買早點,但有的人在買早點時還在使用塑料袋套碗盛裝熱的食品。熱騰騰的豆腐腦、豆漿或餛飩、面條一出鍋,就被直接盛入套著塑料袋的碗里。一位賣早點的男子說,經常看到自己帶著餐具來吃早點或買了帶走的食客。而有的人出來上班辦事順便吃個早飯不方便帶餐具,就愿意用塑料袋套碗,感覺看著干凈衛生一些。一位賣餛飩的攤主說:“早上吃飯的人比較多,攤上人手少,來不及洗碗,用整套的消毒餐具或雇洗碗的人,成本又會加大,而塑料袋套碗就比較廉價。”正在吃早點的一名小伙子說:“有時候在外邊吃飯,飯端到手里,發現碗沒有洗干凈。明知道套塑料袋對人體不健康,但至少看著干凈點啊!”
市民對用餐時塑料袋套碗有何看法?記者隨機對15名市民進行調查咨詢,12人表示用過塑料袋套碗,但他們都知道塑料袋套碗確實對人體不好。“塑料袋遇熱會發生化學反應,肯定對身體不好,可在心理上感覺總比用不干凈的碗容易接受一些。”王先生說。部分市民認為給碗套個塑料袋是“講究衛生”。陳女士則說,她比較反感用塑料袋裝熱的食物,“我都是將剛出鍋的食品放涼一些再裝入食品袋,買早點時有條件的話就自帶保溫桶。”
那么,用塑料袋套碗裝熱的食物是否容易產生毒素、人食用后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嗎?專家指出,專門的耐高溫塑料袋價格相對較高,一般的小吃攤主買的塑料袋質量不能保證,至于是否會產生毒素需要進行專業檢測才能得知。雖不能確定是否產生毒素,但市民還是要盡量少用甚至不用來歷不明的塑料袋裝食品。
中消協發布消息稱,塑料袋大多屬于聚氯乙烯塑料袋,此種塑料袋含有大量的穩定劑、增塑劑,這種化學物質遇熱或接觸到油脂性食品時會迅速滲出并遷移到食品中,如果被人體吸收,會對身體造成致癌的危害。中消協特別提示:食品級塑料袋不可盛放高溫食品,一次性塑料碗、餐盒易溶解,市民盡量少選用。
據了解,今年1月,唐山市開始綜合整治餐飲類小攤點,食安辦要求餐飲類小攤點禁止向顧客提供一次性塑料袋套碗出售食品。對飲食中的塑料袋套碗發出禁令,市民對此表示贊同,也希望相關部門加強宣傳引導,加大檢查督導力度,“碗上套塑料袋的做法至今不能絕跡的原因,除了與消費者的習慣有關外,還與經營者的自身管理有關,如果他們能夠嚴格按照餐飲行業衛生標準規范操作,顧客就不會擔心碗沒有洗干凈,也就不會主動要求給碗套上塑料袋。另外,對于流動餐飲攤點,相關部門應當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一位市民表示。
來源:環渤海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