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7,銅礦端頻繁罷工影響了全年的精銅供應格局。無論是escondida薪資談判引發的為期42天的罷工,又或是grasberg因政策導致的關停,甚至是cerroverde受暴雨影響而造成21天的停工,各種停、罷工因素對全球銅礦產出造成了不可小覷的擾動。2017年1~7月,全球銅礦產量同比出現2.6%的增速回落,世界第一大銅礦產出國智利更是出現22.3萬噸的產量收縮(同比下降7%),由此推斷,2017年全球的銅礦產量可能出現1.68%的收縮。銅礦供應的放緩令現貨冶煉加工費(tc/rc)在2017年出現折價。2017年的tc/rc一度跌至73.5美元/噸、7.35美分/磅,這較2017年長單定價92.5美元/噸、9.25美分/磅出現20.5%的回落。盡管截至2017年12月8日當周,現貨tc/rc較低位反彈近20%,但依舊較長單折價了近5%(僅為88美元/噸、8.8美分/磅),反映出2017年銅礦供應較年初預期緊張的現狀。
2018年礦端還會再起變數嗎?答案是肯定的。從當前的礦山生產規劃觀察,2018年銅礦供應或持續偏緊,而下半年較上半年則更為緊張。首先,從銅礦產能觀察,隨著礦商重回盈利并開始派發股息,全球銅礦產能增速或有所反彈,但絕對增量可能有限。其中,cobre panama(32萬噸年產能)將開始投建,而kamoto礦將重啟30萬噸產能的擴張計劃,此外還有toquepala的10萬噸擴建計劃也會重啟。
據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統計數據,隨著商品價格持續反彈和企業經營實質性改善,2017年納入統計的1706家礦業公司在前三季度已較年初預算累計追加了12.37億美元的勘探投入,而2016年該數據則為削減8.89億美元。盡管供應有釋放預期,但考慮到礦山實際達產需要5~8年周期,我們認為銅礦供應增量的釋放或在2020年之后顯現。此外,在2015~2016年因價格低迷造成的減、停產的部分礦山尚未傳出復產消息,而目前在產的大部分礦山已經達到產能頂峰,暗示著邊際增量的下滑,這也從另一方面制約銅礦產出的實際增長。其次,2018年,預計將有近40家礦山面臨薪資談判,風險主要集中在智利與秘魯兩大銅礦生產國,涉及超500萬噸銅礦供應。其中秘魯的antamina礦和cerro verde礦的勞資合同在2018年7月和8月期滿(兩座銅礦2016年產出分別為43萬噸與52萬噸),而風險最大的依舊是世界第一大礦escondida,其勞資協商的最后期限是2018年6月末(2017年一季度該礦工人舉的罷工導致損失21.4萬噸的銅礦產出)。因此,2018年全球銅精礦市場或依然呈現供應缺口。從第三方調研機構的數據觀察,cru預計2018年銅精礦市場會有15.2萬噸的缺口;icsg則認為2018年銅礦產量增速會恢復增長但也僅僅是持平2016年至2035萬噸(供應缺口近20萬噸)。
然而,討論銅礦供應時不得不提的核心因素是礦商利潤。銅價低迷階段,全球礦商在控制產出的同時致力于成本壓縮。2017年,礦商主要的成本縮減基于人工、耗材與維護方面等固定開支,相較其2016年邊際效應出現減弱。但由于生產的基礎元素如燃料、電力等必需花銷上升,導致2017年礦商75%的現金成本分位線較2016年出現了2.3%的上漲至3716美元/噸,而90%的現金分位線則出現了1.0%的下降至5143美元/噸。隨著lme銅價的回升,礦山的產能利用率與產出出現一致性增長。這個現象可以從企業利潤角度解釋,在礦山固定成本基本穩定的前提下,銅價與平均現金成本(4542美元/噸)的價差超過1000美元/噸之后,礦商的生產積極性提高會令銅礦產量得到釋放。與此同時,利潤的恢復也使得礦商停滯近5年的投產計劃重上議程,如:墨西哥銅業計劃通過近6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將銅產量由目前的90萬噸/年增加至2022的150萬噸/年;力拓批準投資53億美元用于蒙古oyutolgoi銅礦產能擴張,預計2020年投產……這些執行中的計劃暗示了銅礦供應偏緊的格局或在2020年之后得到顯著改善。
筆者認為,2018年,全球銅礦產量增速或較2017年轉負為正至3.51%,預計產量或達1913萬噸。此外,若礦商的盈利環境能夠持續,我們樂觀地估計2018年或有68萬噸的產能增量,實際銅礦產出增量可達35萬~40萬噸。此外,2017年,如escondida、grasberg以及cerroverde等因不可抗力造成的超25萬噸產量恢復亦會對2018年全球的銅礦產量增長起到貢獻。但另一方面,礦石品位的持續下滑(以智利為例,銅選礦品位由2005年的0.93%下滑27%至2016年的0.65%,而智利國家銅業近期預計隨著該國礦石品位的下滑將導致2027年該國濕法煉銅產量近66%的縮減)、不可抗力因素如罷工事件的不斷擾動及銅礦產出周期的固化,均意味著銅礦供應在2018年依然充斥擾動,所以長短端tc/rc的變化對銅礦供應狀態的反映依然是值得關注的指標。(作者:東興期貨 黃曉倩)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