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吉林省工信廳了解到,為落實吉林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若干意見的精神,依照吉林省工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的總體要求,吉林已推出并開始實施七大舉措,傾力推動汽車產業到2020年基本實現轉型升級。
總體要求、目標明確翔實
據吉林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全省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總體思路是:圍繞汽車產業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堅持創新驅動、融合推進原則。以發展“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和“完善配套體系、打造輕量化體系、建立自主創新體系”為重點。加強產業融合,調整產業結構,彌補產業短板,推動制造業服務化,培育產業新業態,提升產業競爭實力,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建設國內領先的汽車輕量化制造基地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示范基地,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實力的汽車產業綜合基地。
其發展目標是: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到2020年,省屬汽車產能力爭達到400萬輛,國內市場份額突破10%,自主品牌汽車占省屬整車比重達到20%;全省汽車產業總產值突破8000億元,省內零部件地方配套率提高到50%。
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程加快,插電式、純電動汽車實現規模化生產,產能達到20萬輛;新能源汽車三大關鍵部件自主研發能力顯著增強,省內自主配套體系基本形成。這其中,動力電池、整車控制器等配套產能實現15萬輛份。
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取得突破,完成半自動駕駛階段的研發與產業化;自主配套體系初步建立,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基地基本建成。
輕量化制造體系基本完善,汽車輕量化材料和先進制造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車用復合材料成型技術取得突破;汽車輕量化零部件產值力爭實現550億元,占零部件總產值20%以上。
七方面舉措助力轉型升級
為確保既定目標的完成,吉林省將實施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主要包括:在全面推動汽車產業供給側結構升級的基礎上,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針對汽車服務制造,鼓勵省內新能源汽車企業積極開展服務型制造,從單純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生產銷售向提供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以及整體運營服務方案等領域延伸;重點支持長春新能源汽車公司開展服務型制造企業示范,開展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網絡精準營銷、電池換電與回收、充電基礎設施運營等服務領域業務。
針對汽車移動出行,支持整車企業開展基于個性化需求的移動出行業務,建立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汽車租賃公司,加強與互聯網出行平臺合作,開展網約車、分時租賃、汽車共享等移動出行業務;利用一汽紅旗高端品牌影響力,開展公務艙點對點專車服務、公務出行服務,推廣新能源汽車綠色出行服務,打造汽車新的“移動終端”。
實施智能化改造,支持重點企業開展自動化生產線、數字車間和智能工廠建設;圍繞生產流程,在設備運行、工藝操作、質量檢測、物料配送等環節進行數據采集、傳輸、集成、分析與反饋,力爭實現生產要素及生產單元互聯互通;利用清研資本技術優勢與先進運營模式,開展傳統設備智能化改造,努力提升全省汽車生產企業的智能化制造水平。
推動汽車綠色制造,積極爭取國家汽車再制造試點;完善報廢車輛回收體系,以發動機、變速箱、發電機等零部件再制造為重點,推動重點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強技術合作,推廣應用激光熔覆、電弧噴涂、表面恢復性熱處理等先進再制造技術,打造國內具有影響力的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基地。
加強品牌培育引領,支持一汽集團發揮“中國一汽”企業品牌優勢,不斷提升“紅旗”等品牌影響力,打造中國第一、世界知名的高端乘用車品牌和卡車品牌;鼓勵零部件企業強化品牌意識,依法申請“中國馳名商標”保護,爭創“中國名牌”、“吉林省名優產品”,積極培育“富奧”、“吉通”、“奧威”、“一東”等盡快成為國內零部件行業知名品牌。
培育“隱形冠軍”企業,鼓勵汽車零部件企業向業務專一、品質精良、工藝技術獨特、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實施“隱形冠軍”企業培育計劃,支持吉林通用、吉林富鋒、吉林通鑫等一批汽車輕量化企業打造成鋁鍛及鋁鑄鍛部件、熱成型高強度零部件、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領域的“隱形冠軍”企業,建立國內汽車輕量化品牌新優勢。
支持大企業集團發展,加大對世界強、國內100強等大型零部件企業的合資合作和引進力度;重點支持富維、東北工業、一汽富晟、長春旭陽等自主零部件企業開展跨區域、上下游產業鏈整合等形式的兼并重組,快速做強做大,打造一批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零部件大企業集團。
加強標準體系建設,鼓勵一汽集團、啟明信息等企業圍繞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和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加快組織實施地方和行業技術標準制訂,積極參與國家層面的智能網聯汽車車載環境感知傳感器、網絡通訊、網絡安全及信息服務等技術標準,主動搶占市場競爭話語權,進而帶動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提升和品牌創建。
來源:中國工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