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谷歌正式公布了自己正在測試新一代量子計算處理器—— bristlecone,破天荒的72量子比特讓科研界為之震驚,讓量子計算的發展向前邁了一大步。一般來講,傳統計算機靠數字0和1的二進制進行儲存和運算,而量子計算機用量子比特進行儲存,并且,更為先進的是,量子比特中儲存的0和1 可以同時存在。
從國際到國內,量子技術不斷突破,喜報頻傳,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對于量子有了了解。但也催生了一批不法分子利用量子技術和老百姓的知識盲區進行消費欺詐。“量子掛墜”、“量子鞋墊”、“量子項鏈”等諸如此類所謂的“量子產品”層出不窮。而這些,都是謠言!
2017年12月4日,央廣網一篇題為《【揭秘“偽創新】被熱炒的“量子科技”是一場騙局嗎?》的報道讓這種“偽創新”暴露在了人民群眾的視野之中。文章指出,量子技術現階段技術門檻偏高,要真正實現“飛入尋常百姓家”恐怕還得一段時間。被稱為“量子之父”的潘建偉院士也表示,即便是距離實用化最近的量子通信技術,也還沒有達到人人可用的地步,而那些所謂的量子高科技就更談不上了。
近年來,中科大“量子gdp”組合(中科大郭光燦、杜江峰、潘建偉三位院士)引領中國的量子事業蓬勃發展,讓世界看到了東方巨龍的騰飛。量子技術迅速發展,為科學儀器產業發展提供契機。伴隨著《“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的出臺,更多與科學儀器行業相關的政策法規將接踵而至。2017年以來,科技部會以及相關部委相繼發布了眾多與科技緊密相關的“十三五”專項規劃項目。其中,超半數圍繞基礎研究、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資源、環境、海洋等民生及高新重點領域進行部署。就科研本身而言,擁有巨大的研發潛力和市場應用潛力,但現如今由于科研能力的不足量子技術應用于民生還是很遙遠。至于現階段出現的所謂加入量子的鞋墊、墜飾、手機殼等都是詐騙。
量子衛星也好,量子計算機也罷,都在推動整個人類的發展進程。但所謂的“量子產品”卻在不斷消除人們對于高科技的好奇心,對于科學,還是要抱有敬畏之心。
量子(quantum)是現代物理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德國物理學家m·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的。他假設黑體輻射中的輻射能量是不連續的,只能取能量基本單位的整數倍,從而很好地解釋了黑體輻射的實驗現象。
后來的研究表明,不但能量表現出這種不連續的分離化性質,其他物理量諸如角動量、自旋、電荷等也都表現出這種不連續的量子化現象。這同以牛頓力學為代表的經典物理有根本的區別。量子化現象主要表現在微觀物理世界。描寫微觀物理世界的物理理論是量子力學。
量子一詞來自拉丁語quantus,意為“有多少”,代表“相當數量的某物質”。自從普朗克提出量子這一概念以來,經愛因斯坦、玻爾、德布羅意、海森伯、薛定諤、狄拉克、玻恩等人的完善,在20世紀的前半期,初步建立了完整的量子力學理論。絕大多數物理學家將量子力學視為理解和描述自然的基本理論。
一個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則這個物理量是量子化的,并把最小單位稱為量子。量子英文名稱量子一詞來自拉丁語quantus,意為“有多少”,代表“相當數量的某物質”。在物理學中常用到量子的概念,指一個不可分割的基本個體。例如,“光的量子”(光子)是一定頻率的光的基本能量單位。而延伸出的量子力學、量子光學等成為不同的專業研究領域。其基本概念為所有的有形性質是“可量子化的”。“量子化”指其物理量的數值是離散的,而不是連續地任意取值。例如,在原子中,電子的能量是可量子化的。這決定了原子的穩定性和發射光譜等一般問題。絕大多數物理學家將量子力學視為了解和描述自然的的基本理論。
通俗地說,量子是能表現出某物質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單元。
來源:儀器交易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