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發行上市改革將突出包容性支持新經濟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2-01
.
--------------------------------------------------------------------------------
日前,證監會系統2018年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劉士余作了工作報告。在部署2018年重點任務時,證監會強調,要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會議對證監會2018年重點任務作了部署。證監會強調,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資本市場重大風險攻堅戰,加強股市、債市、期貨市場風險監測和應對能力建設,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以服務國家戰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為導向,吸收國際資本市場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與方法,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a股共計有419家企業ipo上市融資2186億元,再實現融資8002億元,并購重組交易規模1.87萬億元,交易所市場發行各類債券3.91萬億元,新增私募股權基金2.4萬億元。盡管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明顯提升,但如何讓優秀的公司在境內市場快速上市,仍然是現行發行制度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1月31日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國境內外上市互聯網企業數量達到102家,總體市值為8.97萬億元人民幣。其中,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公司的市值之和占到總體市值的73.9%。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記者表示,目前ipo的標準是一個工業版本,主要特征是以大為美,過分看重企業凈利潤和有形資產。但新經濟新業態大多是輕資產型,以高成長性為主要特征,這樣就很容易把這類公司擋在資本市場門外。他認為,要改變這一狀態,需要提高ipo標準的包容性,應當考慮設定多元的ipo標準,適應不同類型企業。對于新經濟輕資產類的公司,可以考慮設立淡化凈利潤和有形資產、強化營收高增長的指標。這個工作可以率先在創業板進行試點,在ipo標準上進行重大改革。(記者 吳黎華)
轉自:經濟參考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