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imt-2020(5g)推進組發布5g試驗第三階段規范,5g預商用開始進入倒計時。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指出,通過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的測試,預計2018年年底5g產業鏈主要環節基本達到預商用水平,為5g規模試驗及商用奠定基礎。
此前在2017年12月1日,3gpp的5g第一個標準凍結,打響了全球5g市場競賽的發令槍。在全球產業鏈的共同推動下,5g商用時間點不斷被提前。
在經歷了移動通信領域“2g追趕,3g突破,4g并進”的進階之后,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我國通信業正在醞釀一出更加精彩的大戲——“5g引領”是中國移動通信產業提出的新目標。要實現5g引領,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各方面的一系列動作看,中國正在政策引導、頻率規劃和技術創新等多方面協同發力。
政策層面已發出加速信號
當前,全球多國正積極籌備5g試商用。日前,美國運營商at&t已經明確宣布:“2018年將會在十余個美國城市首先推出5g服務,其部署的5g將是3gpp不久前剛剛批準的5g標準。”亞洲其他國家也已經宣布5g商用時間表,其中,韓國將于2018年平昌冬奧會期間實現5g預商用,而日本預計將于2020年為東京奧運會提供5g商用服務。
從工信部到發改委的一系列文件通知看,目前我國已經明確發出加速5g的政策信號。2017年11月27日,發改委辦公廳印發《關于組織實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通知》,在重磅支持的三大工程中,發改委對5g網絡工程建設的要求超預期。此前,工信部印發通知,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工作,力爭于2018年年底前實現第三階段試驗基本目標,支撐我國5g規模試驗全面展開。
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到2030年,5g有望帶動中國直接經濟產出6.3萬億元、經濟增加值2.9萬億元、就業機會800萬個。
目前國內布局5g的步伐還在不斷加快,中國5g第三階段試驗大幕已經拉開。據了解,第三階段的重點是面向5g商用前的產品研發、驗證和產業協同,開展商用前的設備單站、組網、互操作,及系統、芯片、儀表等產業鏈上下游的互聯互通測試,全面推進產業鏈主要環節基本達到預商用水平。目前,根據國內三大運營商規劃,2018年已經開始陸續在主要城市進行5g試驗,2019年則進行規模試商用,2020年正式開始商用部署。中國移動前期預計在若干城市建設每城20個基站的預商用試驗網,中國電信表示將在2018年之前完成原型無線組網的驗證階段,目前在廣東深圳、成都、蘭州、江蘇蘇州、上海、河北雄安六地啟動中國電信5g示范網試驗。中國聯通目前正在加快推進相關研究工作,計劃2018年在多個城市啟動5g外場試驗工作,2019年進一步擴大試驗規模。
率先規劃5g中段頻譜
作為5g發展的基礎性資源,頻譜對5g商用進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7年11月,我國率先發布了5g系統在中頻段頻譜使用規劃,明確將3300-3400mhz(原則上限室內使用)、34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作為5g系統的工作頻段。本次發布的中頻段5g系統頻率使用規劃,能夠兼顧系統覆蓋和大容量的基本需求,是我國5g系統先期部署的主要頻段。
與之前2g、3g、4g相比,5g具備遠超以往的帶寬、更高的速率,且同時支持千億級物聯網設備的連接,5g所需頻譜數量也遠超之前幾代移動通信之和。與此同時,為了實現移動寬帶、低時延、超大規模組網三大應用場景,5g系統在規劃之初就確定了“全頻段”,需要從高頻、中頻、低頻統籌規劃。
在低頻段大多為現有2g、3g和4g占用的情況下,在中頻段上,3.5ghz頻段因為有利于信號覆蓋,被全球多個國家視為5g網絡的先鋒頻段。2017年6月,工信部已經起草了《第五代國際移動通信系統(imt-2020)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向產業界征求意見。此次正式確定5g頻譜,也使得我國成為國際上率先發布5g系統在中頻段使用規劃的國家。
業內人士表示,關于5g頻段,很多國家、企業都在等中國的規劃。中國市場最大,對產業鏈的影響也最大,中國確定了5g中頻段頻譜規劃之后不僅可以加速產業鏈的成熟,而且為我國在5g商用時間上的領先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記者 徐勇)
轉自:人民郵電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