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近日在北京舉行2018年度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報告發布會,對外發布《新時代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2018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2018年石化產業前景預測與展望》、《新能源汽車新時代新征程:2017回顧及未來展望》、《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處置現狀、趨勢及對策》、《我國碳交易市場回顧與展望》6份研究報告。該系列報告是由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魏一鳴教授領導的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團隊,根據上一年度國內外能源經濟與氣候政策形勢,選擇特定主題開展的針對性研究,取得的原創性成果。
《新時代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報告從不平衡和不充分的角度闡述了能源經濟發展的現狀,并對地區能源消費進行預測,通過情景分析和泰爾指數探討了十九大后新時期能源經濟發展路徑。報告預計,2018~2022年間,我國的能源消費總量將持續小幅增長,能源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態勢還會持續,能源結構將繼續調整,未來5年,煤炭消費占比會繼續下降,到2022年占比預計為54.7%;石油消費占比基本穩定,保持在18%~19%;天然氣與非化石能源將快速發展,預計占比分別上升到10.4%和16.2%;清潔能源合計占比將達到26.6%。
《2018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報告認為,2018年,隨著發達國家經濟形勢逐步好轉,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全球原油需求將不斷上升,石油庫存持續下跌。同時,opec與俄羅斯等產油國的限產協議還會繼續,美國產油量預計減幅不大,全球原油供需將處于平衡狀態。2018年國際原油價格保持逐步回升的狀態,預計brent、wti原油均價分別為54美元/桶~64美元/桶、52美元/桶~62美元/桶。報告還提到,2018年非基本面影響因素的不確定性增加,突發事件將會對油價形成沖擊,短期投資風險加大。受全球經濟的好轉及限產協定的持續,原油市場預期看多,先弱后強,市場趨于樂觀。特朗普稅改政策的實施使得美元走強,對油價形成一定程度的打壓。大國博弈、地緣政治沖突將加大油價的波動風險,重大突發性地緣政治風險出現,則將會在短時間對石油價格形成沖擊,促成油價上漲。
《2018年石化產業前景預測與展望》報告認為,2018年中外油企業績繼續向好可期,而我國大型油企混改,地方民營煉廠、加油站等眾多中小企業加速整合,將進一步提升我國石化行業競爭力更值得期待。
在國際油價持續中位振蕩的大環境中,油源逐步放開、石油進口權逐步放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以及大型油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重大改革不斷深化,我國國有大型石油巨頭與地方民營油企競爭力逐漸增強態勢可期,我國油企全面參與國際石油市場競爭的大方向日漸明確。
《新能源汽車新時代新征程:2017回顧與未來展望》報告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新時代,在持續政策引領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處于產業發展由政策主導向市場機制主導的重要轉型時期,還面臨補貼退坡、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產品技術性能與消費者預期尚有差距等多重挑戰。
《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處置現狀、趨勢及對策》報告認為我國需要建立“以梯級利用為主、拆解報廢為輔”的可追溯的回收管理體系,并嘗試設立“以電動汽車企業出資為主、政府扶持為輔”的動力電池回收處置專項基金,針對動力電池梯級利用方式的不同進行從量補貼。
《我國碳市場預測與展望》報告指出2018年是全國碳市場的基礎建設期,各試點碳市場將繼續并行運行,總結試點經驗、帶動非試點地區發展、支撐全國市場建設,將成為重要工作目標。全國碳市場短期內雖不會對首批納入的發電行業產生明顯影響,但長期看將通過倒逼發電行業優化結構、提升效率,促進其低碳發展。(李聞芝)
轉自:中國礦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