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pvc市場整體呈現供需兩旺局面,從以往的供大于求逐漸過渡至供需平衡,行情整體呈現波浪形走勢。2018年,影響pvc市場的因素很多,呈現多空拉鋸的局面。
環保影響產業結構
2018年,環保政策仍是影響pvc價格的重要因素。
自2015年12月以來,中央環保督察組兩年實現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督察全覆蓋。對于下一步環保督察工作,環保部透露,初步考慮2018年對第一輪督察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并在今后形成環保督察的長效機制,維持環保高壓態勢。同時,2018年環保政策再迎密集落地期,《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以及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多部重量級環保政策將于2018年正式生效。從中長期來看,pvc行業上下游產業鏈仍將受到環保政策深遠而持久的影響,行業運行成本會提升,無疑加大了中小型企業的競爭壓力,產業結構將發生一定改變。
此外,結合2017年大宗商品價格情況看,雖然多數工業品供給都出現收縮,環保壓力對其亦造成很大影響,但價格漲幅反而不如前年。隨著近3年pvc去產能任務實現,2018年后行業去產能進度和規模擴張速度都將減緩,加上企業環保設施日趨完善,供給側改革給pvc行業帶來的提升效應將邊際遞減。
原料供應存在變數
2017年國內電石產能約4613萬噸。一方面,電石其他下游的快速發展或搶占pvc生產所用的份額。另一方面,今年二三季度電石裝置檢修量稍大,正好跟pvc檢修時間匹配。若電石突擊限產,或者原料供應不足,亦有可能導致局部低價電石炒漲。因此,2018年在pvc高開工率的預期下,上游電石供應變化仍是pvc產量增減的重要影響因素。此外,環保督察亦帶動電石上游石灰石、蘭炭等成本抬升。因此,電石價格短期內難有深跌。
乙烯方面,由于乙烯價格在2017年下半年開啟上漲模式,回到近幾年高位,大大增加了乙烯法pvc的生產成本。統計顯示,2018年亞洲乙烯檢修量總體將減少,檢修產能損失較2017年有望降低26%。雖然美國原油及頁巖氣革命給乙烯供應帶來沖擊,但預計亞洲乙烯市場仍將面臨階段性現貨流通偏緊局面,從而引發行情波動。
產能釋放仍有壓力
2016年頒發的《關于石化產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和《關于汞的水俁公約》兩大政策,是今后pvc產能釋放的制約因素。其中的核心,是汞污染問題。由于低汞觸媒的轉化率較低,因此當前仍有較多小企業使用高汞觸媒。統計顯示,2017年電石法pvc企業使用低汞觸媒的不到40家,其中僅有為數不多的企業全部使用低汞觸媒。但隨著2017年8月《關于汞的水俁條約》正式生效,高汞觸媒企業將面臨嚴峻的環保督查壓力。
此外,雖然很多電石法pvc企業在行業實施產能置換前已紛紛完成pvc項目立項,未來兩年仍有新增產能,但環保政策和環評趨嚴,對市場供應將形成一定制約,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產能釋放進度。
不過,2017年pvc盈利大幅好轉,部分企業已開始升級工藝和更新設備。隨著老舊裝置的不斷更新換代,pvc行業的開工率仍有提升空間。而氯堿生產企業在燒堿和pvc生產紅利的整體帶動下,2018年開工率將維持高位。排除電石供應不足或意外等制約產量增長的因素,預計2018年pvc產量同比增長6%~8%左右,市場供應競爭壓力較大。
需求有望溫和增長
需求端方面,上下游將注意力逐漸集中在期貨變化上,上游企業的定價權將逐漸淡化,這意味著2018年需求對pvc價格的影響力度將顯著增強。
對于pvc主要消費領域房地產行業來說,由于國家調控政策頻繁出臺,2017年房地產新開工和銷售面積累計同比、環比下滑。由于pvc消費一般滯后房地產數據半年,這預示著2018年上半年pvc消費難走強。如此一來,2018年供需將進一步寬松。
未來隨著去庫存、去杠桿的推進,國內房地產市場可能進一步降溫,將迎來平穩調整期,其對pvc需求的減弱是不爭的事實。不過,各大房企亦增加土地儲備,本年購置土地面積出現明顯增長,結合我國商品房庫存來看,房企存在一定的補庫需求。另外,基建需求中的“廁所革命”和公租房建設是pvc需求發展的亮點。因此,預計2018年pvc需求仍呈現溫和增長,不過增幅將較2017年下滑。(吳宇薇)
轉自:中國化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