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星晶圓代工行銷部門副總裁李尚勛在財報電話會上指出,與數字貨幣有關的半導體委托生產訂單數量持續增加,三星成為繼臺積電之后又一位代工“挖礦”芯片的半導體巨頭。有媒體稱,礦機廠商已成為臺積電第二大用戶,加密數字貨幣是臺積電“后張忠謀時代”的“新王牌”。與此同時,加密貨幣亂象迭生,礦機巨頭正在謀求轉型。面對加密貨幣這塊誘人的蛋糕,半導體廠商該如何應對?
“礦場”存在天花板
在中本聰提出加密貨幣概念時,他或許不會想到比特幣的發展會與設計初衷“背道而馳”。在設計構想中,比特幣基于點對點的先進系統及其基礎協議,通過去中心化、透明化、脫離第三方等特質,可解決貨幣超發帶來的通貨膨脹,降低信任關系的建立成本。
發展至今,加密貨幣的投機功用已經偏離交易結算的本質。眾所周知,挖掘比特幣的核心是算力。算力越高,挖到比特幣的概率越大,這也是礦機、礦場如火如荼的原因。但是,礦機、礦場的加入,讓算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上,背離了比特幣“去中心化”的原則。美國康納爾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emingünsirer等專家指出,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區塊鏈中都只有不到20個挖礦團隊,50%以上的哈希率分別在前四大礦工和前三大礦工手中。由于比特幣價格暴漲暴跌,韓國政府對加密貨幣交易實施實名制,比特幣脫離中本聰的構想越來越遠。
gartner研究總監盛凌海對記者表示,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已經成為幌子,中國的挖礦者更多是把加密貨幣作為一個產業而不是新技術去對待。
“目前來看,加密貨幣礦機的熱潮是一個短期效應。由于挖礦難度不斷提升,效能不斷下降,如果比特幣下跌到5000美元甚至3000美元以下,就無利可圖了。”盛凌海說。
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副所長林雨也指出,加密貨幣不像5g芯片、ai芯片那樣有明確、廣泛的應用領域,誰也無法保證加密貨幣是未來的主流趨勢。而且“礦場”只關注加密貨幣本身,并不關注加密、安全、去中心化,屬于枯竭式挖掘。
“我覺得近期加密貨幣概念性的作用更強,對半導體行業不一定有持續性的拉動作用。‘礦場’市場是有天花板的。”林雨說。
巨頭下場不代表巨頭背書
進入2018年,比特幣亂象迭生。2017年12月尚處在2萬美元高位,2月初跌破6000美元,月末回暖至1.2萬美元后又跌破1萬美元。涉及數字貨幣業務的英偉達已經被高盛移出“確信買入名單”。這個時候,臺積電、三星對礦機芯片的跟進似乎讓“挖礦”產業吃了一顆定心丸,甚至有媒體將加密貨幣抬升至臺積電“后張忠謀時代”的嶄新王牌。
在采訪過程中,多位專家對記者表示,臺積電代工加密貨幣芯片是出于擴充產品線的正常市場行為,尚不存在押注新技術的激進,三星則屬于競爭跟進。
“臺積電和三星采用的是偏保守的策略,沒有很激進地為礦機芯片準備大量產能,并通過要求芯片廠商預付款等方式,確保不會由于市場情況造成產能空置。”盛凌海說。
賽迪顧問向陽則指出,代工礦機芯片本身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不涉及制程、芯片的演進,代工礦機芯片屬于臺積電、三星基于現有技術擴展產品線的市場行為。
“臺積電等半導體廠商有現成的技術,可以比較方便地推動礦機的量產,我不認為他們會為此(加密貨幣)去做研發,也不會把加密貨幣作為主攻方向。”向陽說。
三星發言人向韓媒表示,基于“挖礦”需求的制造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在公司總利潤的占比很小。預測比特幣定制化芯片將占臺積電2018年營收的10%。摩根士丹利也指出,這樣的成長目標必須建立在比特幣asic市場健康穩定的基礎上,但從比特幣的暴跌暴漲與各國監管的收緊來看,“繁榮”或許還在,“理性”卻已走遠。
礦機廠商謀轉型進軍ai
每當加密貨幣價格下挫,就會出現一波拋售礦機、顯卡的浪潮。由于比特幣越來越少,挖礦難度和挖礦成本上升,如果比特幣價格不能保持穩定上升的勢頭,就難以為“礦場”帶來效益。近期,世界排名第一的礦機廠商比特大陸,與排名第二的嘉楠耘智劍指一處,紛紛進軍ai芯片,通過轉型抵御市場風險。
在1月份的媒體溝通會上,比特大陸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比特大陸的發展規劃。
“第一是在深度學習的推理芯片快速迭代,實現系統的快速提升。第二是基于ai芯片,跟行業合作大數據和專有云。第三是布局機器人,我們前段時間剛剛收購了蘿卜機器人,實現我們在機器人上面的一個布局。”比特大陸產品戰略總監湯煒偉表示,比特大陸在數字貨幣領域一直注重高性能計算,切入云端ai芯片是自然過渡,也是發揮特長。
去年12月,嘉楠耘智預發布了ai邊緣計算芯片,可應用于自動駕駛、智能終端的圖像識別等,聯席董事長孫劍平表示,2018年將是ai產業爆發的一年,嘉楠耘智已經做好迎接新時代的準備。
“挖礦”芯片注重算力的提升與能耗的降低,向ai領域過渡,不失為具有技術、資金儲備的礦機廠商的轉型點。
“加密貨幣背后是一個超算概念的芯片,還要保證功耗的降低、足夠的省電。算力、功耗的演進都滿足集成電路發展的趨勢,比特大陸等企業在加密芯片半導體方面所積累的基礎,為未來的轉型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能比較順暢地轉到更先進的計算類芯片,也就是人工智能的神經網絡計算。”林雨說。
向陽指出,比特大陸的專用芯片擁有比較出色的能耗比,能自然地向ai過渡。
“挖礦利用的是gpu的計算資源,ai現在也很依賴gpu的算力,兩者之間不存在很大的瓶頸。”
資本是逐利的。2010年,1萬個比特幣僅能購買一塊25美元的披薩,如今1枚比特幣就價值上萬美元,產業鏈不可能錯失良機。像比特大陸、嘉楠耘智一般為轉型做好鋪墊,不失為一種多元化、低風險的選擇。若廠商缺乏技術與資金積累,只是囤積只能做哈希運算的比特幣,就有可能“興于礦潮,死于礦難”,成為投機炒作的犧牲者。(記者張心怡)
轉自:中國電子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