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快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來自哪里?人工智能是否能顯著拉動集成電路的新應用?在14日開幕的semicon china 2018同期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集成電路業內人士就此展開熱烈討論,加強全球半導體產業合作更是成為論壇焦點。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5355.2億元,同比增長23.5%;全球半導體產業銷售額達到4197億美元,同比增長22.2%。
在semicon china 2018的產業與技術投資論壇上,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所長魏少軍等業界專家,圍繞人工智能是否會成為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展開討論。魏少軍認為,人工智能要成為半導體增長主要驅動力,面臨兩個問題:一是新算法層出不窮;二是還沒有統一的算法。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等多位業內人士則表示,全球半導體企業攜手開發才能實現共贏。
在周子學看來,中國半導體產業既不像國外人士認為的馬上就要趕超國際,也不像國內部分人士認為的可快速發展起來。作為制造型產業,任何優 秀的半導體公司都需要經過長期積累。作為一個國際性的產業,中國公司和國際半導體公司都應該更加開放,加強互聯互通,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
“與其站在制高點打壓中國,還不如放開心態走到中國,大家一起合作,尋找成長的機會。”針對國際半導體產業的競合問題,中科院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表示,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占據了全球一半的市場。國際半導體公司應該持更加開放的心態,來與中國公司合作。
葉甜春強調,在中國新興產業體系中,半導體裝備材料產業應該抓住機遇加快發展。kla-tencor首席執行官兼總裁rick wallace通過回顧過去半個世紀全球半導體產業地域演化后指出,半導體產業始于美國硅谷,第 一次轉移到日本,第二次轉移到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現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心已轉移到中國大陸。
來源:上海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