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百姓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新醫改政策對醫療器械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整個醫療器械產業市場也發展迅速,利潤總額增長遠高于醫藥行業的平均水平。
近幾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復合增長率超過20%,全球醫療行業增長率在10%左右。預計201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特別是在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只占醫藥總市場規模14%的背景下,國內的醫械市場至少還有5——6倍提升空間。
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已躍升至世界第二位,尤其在多種中低端醫療器械產品方面,產量居世界第一。但我國醫療器械市場中高端產品僅占25%,中低端產品則占75%,并且在25%的高端產品市場中,70%的份額由外資企業占領。
創新鏈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需要整合上下游資源,重點扶持優勢企業,突破一批關鍵醫療設備和核心部件及軟件,顯著提升國產醫療設備的產業化能力和質量水平;應用鏈上,工信部要和國家衛生計生委的相關工作及政策措施緊密結合,推動一批國產醫療設備進入有影響力的醫院開展應用和對比驗證,建立一批國產醫療設備應用示范基地。
隨著經濟水平、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醫療器械的不斷升級以及我國對醫療器械領域投入的不斷增大,未來幾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將會產生更大的增長空間。而在市場競爭中,創新與技術投入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物聯網技術為數字醫療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普及的今天,人們不僅可以通過app或者云產品來管理生活,還能通過一系列醫療物聯網設備來管理健康。
醫療物聯網是醫療器械、通信和信息技術的交匯。它以設備為基礎,將醫療服務中的主體通過網絡連接起來。患者能夠從設備中獲取大量的健康數據,來管理他們的藥物治療、劑量和提醒。醫生則可以通過云端,隨時跟蹤、查看患者的健康數據和就診記錄,節約隨訪成本。可以說,醫療物聯網正在預防甚至參與醫學,并為醫學循證提供支持。
據統計,當前全球聯網醫療器械的市場規模已達到90億美元,并且正在以16%的增長率快速發展中,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30億美元。醫療器械是采集患者健康數據的第一入口。因此,那些入口卡位的醫療器械制造企業便獲得了先發優勢。他們開始拓展醫療信息化、健康大數據和慢病管理平臺,以提高企業的服務能力。
同時,信息化在醫療器械的采購管理、維修管理和資產管理方面逐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傳統的醫療器械管理是一項極其繁瑣的工程,它需要工作人員耗費大量的精力對醫療器械的經費、使用情況、維修情況及具體信息進行采集和分析。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使得醫療器械管理的過程不再繁瑣,醫護人員能夠通過計算機快速準確地查找出相應的信息數據。
所以,醫療信息化也讓那些致力于資產管理和設備維修的第三方服務機構也迎來了發展機遇。
技術的創新其實歸根結底也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在當下“患者為中心”的醫療背景下,企業不能再只看重利潤,而不注重服務質量的提升。醫療器械雖然是制造行而言,但也同樣如此。在激烈的競爭下,企業為了尋找新的出路,開始探索新的業務模式。
隨著我國醫療體系改革的持續推進,政策對各類醫療機構、醫療服務的種種不合理限制逐步取消。制造企業依托自己生產的醫療器械提供服務成為可能,將會有效提高企業經營活動的附加值,多元化發展業務條線。
來源:儀器交易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