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中國「無芯」(沒有集成電路芯片自主研發(fā)技術)困局的「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北京中星微電子首席科學家鄧中翰15日透露,中國芯新一代「 星光智能二號芯片」今年將發(fā)布,指令周期再提升16倍。
鄧中翰指出,中國沒有芯片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因此中國芯與大陸公安部合作推動天網工程,進行公共安全監(jiān)控,完成世界上第一個智能化的城市管理公安監(jiān)控的標準制定。
大陸全國政協15日閉幕,鄧中翰在最后一場「委員信道」上響應中國芯片的自主研發(fā)創(chuàng)新。
鄧中翰指出,集成電路是綜合國力的象征,但中國自主研發(fā)技術跟國外差距還很大,每年進口的最大物資竟然是芯片,進口額每年2,000多億美元,比進口石油天然氣,甚至糧食等還多得多。 他說,沒有芯片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但核心技術是用錢買不到的,必須自主創(chuàng)新。
「星光中國芯」工程目前已經有自主創(chuàng)新研發(fā)了「星光智能一號芯片」,是在人工智能條件下,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神經網絡處理器,申請的幾千項專利,被蘋果、三星、索尼、惠普等的計算機和手機上采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集成電路產業(yè)被寫進,要推進制造強國建設的首位。 鄧中翰說,中國芯新一代「星光智能二號芯片」今年將發(fā)布,功耗更低,指令周期再提升16倍。
鄧中翰進一步指出,公安部采用中國芯應用在天網工程和雪亮工程,對于城市管理的安全監(jiān)控、智能化交通。 過去需要人工調用圖像去檢索、去排查、去管理的很多任務作,目前開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轉成由機器和標準化設備,來進行對圖像、聲音和車牌照、流量等自動地采集、傳輸、管理。
鄧中翰說,現在已經有幾百個城市開始使用這樣的技術,包括去銀行刷臉、去交通的卡口刷臉等,買票也不用使用身分證,變得更自動化。
他也透露,中國芯片走向國產化和自主可控未來有三條發(fā)展路徑,要從「追跑」到「彎道超車」,再到「換道超車」。
鄧中翰強調,集成電路今后發(fā)展,首要會在比較成熟的技術發(fā)展路線上加大投入人才和政策資源的支撐力度來追跑國際先進水平。 第二會在市場需求比較旺盛的領域,以點帶面地進行彎道超車,超越國外先進技術。 第三要換道超車到新興領域,比如人工智能就是嶄新的領域。
來源:聯合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