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迎來40周年、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之際,中國政府提出要“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無論是對于改革還是對于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和深遠意義。從微觀層面看,這是中國制造發展必須經歷的一次“革命”,通過改革開放40年的快速發展完成“量”的積累之后,中國制造的發展亟待實現“質”的飛躍與突破,這既是中國制造突破自身發展瓶頸、打破發展天花板的需要,也是中國進入新一輪改革的必須。從宏觀層面看,這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的必然選擇,中國進入新時代后的顯著特征就是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質量成為新時期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高質量發展要求中國制造提質升級,唯有實施“品質革命”才能達到要求。
我們常說,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縱觀一些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制造業的發展歷程,都有類似“品質革命”的階段和時期,一方面,這說明實施制造業“品質革命”是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的普遍規律;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制造的發展進入了實施“品質革命”的歷史時期,從更大更宏觀層面的發展歷史來看,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還事關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這就意味著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不僅肩負著帶來中國制造從產業低端邁向高端的歷史使命,也肩負著帶來中國經濟走向更高質量和效益發展新模式,實現新跨越的重要責任。
革命意味著一場重大的革新,其道路往往是痛苦和艱難的,也會經歷陣痛期,但唯有痛苦和艱難,更突顯了中國制造“品質革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必然性。對于中國制造的這場“品質革命”,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刀刃向內,這是一次中國制造的自我革命,也是一場中國制造的質量變革,刀刃向內,就是要擺脫傳統的路徑依賴,將傳統“速度數量型”發展模式轉向“質量效益型”模式;刀刃向內,還需要堅持創新驅動,用質量創新引領中國制造提質升級,而非傳統的依靠資源消耗等方式進行發展;刀刃向內,還意味著要
進行制度變革創新,讓我們的質量發展制度設計更加符合“品質革命”的要求,這一切的“革命”無論是對于政府、企業還是消費者,都是一次全新的質量變革,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最終實現助力中國制造發展進入“創新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質量化、質量品牌化、品牌市場化、市場全球化”的良性循環新模式,完成一次史無前例的質量升級,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轉自:中國質量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