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油氣產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2017-2018)》(簡稱《藍皮書》)在京發布。《藍皮書》指出,2017年全球gdp增長好于預期,國際石油市場朝著再平衡方向演進,預計2018年國際油價繼續穩中看漲,但供需平衡的脆弱性將限制其上漲空間,預計均價維持在60美元/桶。
《藍皮書》指出,2017年我國原油表觀消費量為6.1億噸,增速較上年高0.5個百分點;全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2352億立方米,比上年大幅增長17%。原油和天然氣產量有增有降,全年生產原油共計1.92億噸,比上年下降4%;天然氣產量1474.2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8.5%。2017年我國成品油產量達3.61億噸,比上年增長3.5%。截至2017年底,我國煉油總能力達到7.7億噸/年。
《藍皮書》預測,2018年我國石油需求增速將小幅回落,原油進口將繼續增長,石油對外依存度逼近70%;地煉原油配額大幅增長,成品油資源過剩,業內競爭加劇;成品油需求保持低速增長,而供應則持續較快增長,供需寬松態勢將延續;天然氣需求將保持快速增長,但增速有所回落;天然氣產量穩定增長,進口量延續較高增速,但市場季節性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在對外合作方面,《藍皮書》指出,我國油企走出去成績斐然,海外油氣權益產量逐年上升。截至2017年底,我國34家能源企業參與海外210個油氣項目投資;境外石油權益產量連續24年保持快速增長,石油權益突破1.5億噸,油氣權益產量達到1.9億噸油當量。其中,94%的石油權益產量來自于我國三大國有石油公司。
《藍皮書》預測,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實施,我國將持續推進中亞—俄羅斯、中東、非洲、美洲和亞太五大油氣合作區開發建設,加大與重點國家油氣合作開發力度;完善西北、東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氣運輸通道,加強安全風險防控,提升通道安全可靠運輸能力;穩妥推進亞太、歐洲、北美油氣運營中心建設,積極發展集貿易、加工、倉儲和運輸為一體的海外油氣運營模式。
《藍皮書》由中國石油企業協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一帶一路能源貿易與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編撰,這是中國石油企業協會連續第8次向社會發布。
轉自:中國石化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