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特朗普發起鋼鐵和鋁及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開始,隨后再額外增加1000億美元商品關稅,這場由美國揮舞著“關稅大棒”挑起的貿易摩擦,在中國堅決回擊并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的貿易升溫中,引發了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
摩根大通國際董事長雅各布·弗倫克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當今世界,各國經濟高度連通,中美如果發生貿易戰將是對全球經濟的最大威脅。1931年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同樣是以拯救就業為由,但最終導致了大蕭條的災難性后果,美國應該不惜一切避免重蹈覆轍。
股債市受到巨大影響
僅兩個交易日,美股總市值縮水1.80萬億美元。
從3月下旬到現在,美國股市和期貨市場起起伏伏,直到出現中美貿易摩擦這一大變量。
當地時間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征收關稅,涉稅的中國商品規模可達500億美元。此后兩天內,美國道瓊斯指數大跌3.64%及1.77%。僅兩個交易日,美股總市值縮水1.80萬億美元。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賬單變得越來越大,市場也在付出代價。
4月6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開盤后便大跌,其中,道指一度下跌超過700點。截至當日收盤,紐約股市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2%。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比前一交易日下跌572.46點,收于23932.76,跌幅為2.34%。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下跌2.19%。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28%。
美股市場金融股幾乎全線下挫。
備受關注的亞馬遜盤初下跌1.4%。與中美貿易爭端相關性較大的大型制造企業也全線大跌,卡特彼勒盤初下跌1.6%,通用電氣下跌0.9%,迪爾公司下跌1.5%,波音下跌1.5%,3m下跌0.6%。
與此同時,日元、瑞士法郎、黃金等避險資產價格上漲。
美股開盤前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大幅低于預期。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顯示,美國3月非農就業人口增長10.3萬人,大幅低于預期的18.5萬人,前值由31.3萬人上修至32.6萬人。這一數字也是六個月來最低,且遠低于過去三個月的平均水平。再加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就美國經濟前景發表講話有有關加息的言論,以及關于中美貿易戰的擔憂使得美國10年國債收益率跌破2.78%。
同時,美林美銀最新epfrglobal數據顯示,截至4月4日當周,從股票基金流出的資金總額達72億美元。其中,從美股流出的資金達99億美元,從歐洲股市流出的資金達24億美元,而日本與新興市場的股票基金出現資金流入。以美股為主的股票基金已是連續第三周出現資金逃離。目前為止,從美股流出的資金總額高達380億美元。
美林美銀首席投資策略師哈尼特指出,投資人對于新興市場的偏好仍在繼續。截至4月4日的一周內,更多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債券和股票基金,共計54億美元。目前,新興市場資金的累計流入量達363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爆發貿易戰的可能性已成為全球投資者面臨的第一大風險,但匯市卻表現得像一位從容淡定的觀察者。在4月3日-5日期間進行的最新路透調查訪問了逾60名外匯策略師,他們預計美元短期內變動不大,但未來一年內料將走軟。
引發國際輿論廣泛關注
特朗普的表態不僅引發市場震蕩,也激起美國國內外的反對聲浪。
美國“政治新聞網”一篇名為“挑起貿易摩擦并非最佳選項”的文章,指出特朗普3月對進口鋼鐵和鋁征收新的關稅,令貿易伙伴與美國關系緊張,特朗普很難獲得其盟友的支持。白宮的強硬策略令盟友疏遠,而中國對全球市場的開放態度令美國在這輪貿易摩擦當中失分。特朗普再對1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不少分析認為挑起貿易摩擦并非白宮的最佳選項。
美國《華盛頓郵報》的一篇文章稱,貿易摩擦風險引發憂慮。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不僅讓美國種植大豆的農民感到驚恐,更讓美股遭遇重挫。如果恐慌進一步擴散,股市大規模拋售,美國普通民眾的利益將首當其沖受到打擊。目前,中美兩邊的關稅還沒有正式生效,還有時間讓兩國政府進行協商,這也是美國金融界、大豆農民和很多企業所真正希望的。
英國《衛報》指出,貿易摩擦將干擾世界經濟。美國大豆協會警告稱,中國提議對大豆征收25%的關稅對美國農民來說將是毀滅性的打擊,直接承受損失的商家難以平靜接受來自美國政府的安慰。美國汽車制造商福特和通用汽車認為,貿易摩擦將會給世界經濟帶來混亂,呼吁美國主動通過對話來解決分歧。
cnbc指出,美國的農業部門在美國是有強大的政治影響力的,焦慮的美國農業界也已經開始采取行動,除了持續通過國會對特朗普施壓,還在福克斯等電視頻道的黃金時段加大廣告的投放力度,勸特朗普放棄對抗。如果特朗普一意孤行,沒有做出相應的調整,他將很難在中期選舉當中獲得農業州的繼續支持,甚至在中期選舉當中失去優勢。
美國《新聞周刊》認為,美國應當避免與中國發生貿易戰。中國是個龐大的市場,同中國的貿易摩擦會帶來一系列的負面連鎖反應,包括減少美國出口、增加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成本,以及降低制造業的競爭力等。專家們都在討論,在這場摩擦當中,全球兩大經濟體誰會先剎車,誰會受到更重的傷害。
意大利《晚郵報》指出,貿易摩擦或給歐洲農產品帶來新機遇。在各方壓力下,美國暴跌已經發出了警告的信號。歐洲與中國的貿易在過去10年中持續上升,如果中美貿易摩擦加劇,最大的受益者將是德國和整個歐洲地區。在中國對美國商品加征關稅之際,意大利農業聯合會發布了一份分析報告指出,意大利可能會從中受利來增加葡萄酒和水果等農副產品對中國的出口量。另外,中國也可以考慮轉向歐洲的空客公司和歐洲的汽車。
沖擊全球市場
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經濟增長和就業都會產生相當大的破壞性影響。
在中美貿易戰有進一步升級的勢頭出現后,全球各國央行行長和投行高管們都非常擔憂這一事件的影響,同時有一點他們也都一致贊同,那就是這一事件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中的最大威脅。
歐央行指出,如果這將演變成一場全面的貿易戰,那將對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經濟增長和就業都產生相當大的破壞性影響。
貿易戰的最大擔憂可能是其對通脹的影響,德銀表示,如果特朗普繼續將關稅視作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并隨后擴大關稅,這將招致其他國家相似的舉動。通脹壓力將會顯現,因進口商品增加的成本推高了消費物價,使得消費放緩,并阻礙經濟增長勢頭。
wto總干事阿澤維多稱,受中美貿易沖突影響,全球經濟增長有可能很快下滑,與此同時,這也讓wto面臨“最艱難的時刻”。
歐央行執行委員benoitcoeure接受cnbc采訪時說道:“如果這將演變成一場全面的貿易戰,那將對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經濟增長和就業都產生相當大的破壞性影響。即將出任紐約聯儲主席的約翰·威廉姆斯表示,貿易戰的結果就是雙輸,如果貿易戰真的爆發,美國通脹可能飆升,美國經濟將遭到極大破壞。
摩根大通國際部主席雅各布·弗蘭克爾表示:“我們都應該要牢記1931年發生的事情(當時美國總統胡佛簽署的貿易保護法案引起了全球經濟大蕭條),也許從保護美國就業來看貿易保護主義出發點確實是好的,但最終的結果確實引起全球大蕭條。我們應該不惜一切代價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德意志銀行稱,如果貿易戰打響,最糟糕的情況很可能觸發2008年金融危機規模的衰退。據估計,全球經濟損失可能高達4700億美元。美國經濟分析人士近日曾警告,假設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貿易戰令全球關稅水平提高10%,2020年全球貿易額將萎縮3.7%,全球經濟規模將因此縮小0.5%。
cnn資深作者伊西多爾曾指出,在貿易戰中,各國對進口產品征收關稅的行動,會導致全球貿易和商業活動受到壓縮與減緩。在最壞的情況下,貿易戰可能導致全球經濟的蕭條。(編譯 年雙渡)
轉自:中國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