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前夕的“陣痛”是不可避免的。
“繼去年恩捷宣布降價20%之后,最近業內又有一家叫得上名的隔膜企業,為爭奪大客戶宣布大規模降價,基膜直接報價到3元,搞得不少業內同行很被動。”一位隔膜從業人員向高工爆料。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最新調研數據顯示,當前基膜最低已出現2.5-2.8元/㎡的報價,而未來這一價格還將大概率再刷“新低”。
2017年是隔膜行業變動較為劇烈的一年,超高毛利時代基本宣告終結。2016年底,國內隔膜毛利率仍普遍高達50%—60%,但自2017年初,隔膜行業的價格、毛利率正式打破往年“穩中有降,但仍處高位”的狀態,呈現出“普遍降價、大幅下滑”的新態勢,截止2017年底,國內隔膜毛利率整體下滑幅度已達20%—30%,整體產值增長受到拖累。
而國內隔膜企業也大多無可奈何地接受了隔膜價格下跌的大勢。中材科技曾表示:“從中長期來看,隔膜價格下調是必然的。”另一家不愿意具名的隔膜公司高層表述更為直白:“從心底來說,我們也不想降價,但在降成本的壓力下,我們去跟電池客戶談的時候,他們要么直接要求降價多少,要么委婉表示其他同行給了更低的報價,不跟著降就沒飯吃。”
但相較2017年各家企業私下較勁的情況,2018年的隔膜價格爭斗更顯來勢洶洶,已有隔膜企業將價格問題公開擺到了臺面。2018年一開年,創新股份就公開宣布旗下子公司恩捷新材料的產品銷量已經鎖定(占公司60%-70%產能),在產品價格方面,公司已主動將產品平均價格下降20%左右,以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除了同行的直接出招,電池企業也隱晦地釋放出了更大的降價需求。2月初,成飛集成公告表示,據公司市場調研信息和與大客戶接洽的訂單意向,國內知名車企已對電池企業提出了進一步降價要求,降幅將達20%及以上,而這一壓力預計還將繼續傳導到隔膜環節。
ggii預測,2018年國內隔膜價格、毛利率還將繼續保持下行,保守估計降價幅度在20%左右,同時行業對技術、對規模效應、成本控制能力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低端重復產能將加速被淘汰。
統計數據顯示,現階段國內隔膜企業數約40家,與2017年初統計的50余家,已出現明顯減少,而未來兩年,在隔膜行業洗牌加劇的情況下,將有更多公司處境艱難,被迫出局。
盡管國內隔膜行業價格戰已硝煙四起,但相較于被動參戰,以星源材質為代表的國內領先隔膜企業則選擇深耕新產品開發、主動拓展國外市場,以最大化地削弱國內價格戰對自身的影響,開辟出更具活力的發展道路。
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星源材質已推出了包括3種涂覆新技術隔膜,2種世界最先進干法隔膜等在內的多款新產品,2018年的新產品研發、上市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
此外,2017年底,星源正式牽手德國飛馬集團、德國中國工商會,共同組建起星源-飛馬新材料(歐洲)有限責任公司,旨在將中國的鋰電池隔膜產品及技術推向歐洲市場,將德國星源品牌打造成歐洲乃至世界鋰電池隔膜行業的一流品牌。預計2018年,星源材質海外出貨量將持續增長。
實際上,星源材質在此前的投資關系活動記錄中已經確認,正在向lg供應干、濕法隔膜產品。
星源材質董事長陳秀峰表示:“盡管隔膜價格及毛利率下滑已是大勢所趨,但星源材質主要生產中高端隔膜,且具備極強的技術、研發實力,預計隔膜產品價格及毛利率下滑速度將低于同行。”
冷靜的行業觀察者認為,眼前的隔膜行業,正經歷著成熟前的蛻變,雖然過程略顯殘酷、慘烈,但隔膜企業們為爭奪生存空間的斗智斗勇同樣精彩,而經歷技術變革、大浪沖刷后,洗淘出的行業精英和產業精華將值得整個中國喝彩。
來源:高工鋰電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