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發布后,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式提升到國家層面。為配合該規劃實施,3月底,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廣東深圳舉行的2018年國際智能科技峰會上發布人工智能平臺的開源許可證。聯盟秘書長、北京大學黃鐵軍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發布了對2018年人工智能發展態勢的預測。黃鐵軍認為,當前,人工智能的理論模型方法處在一個非常活躍的時期。今年政府換屆以后,對人工智能真正實質性的投入和布局將快速發生。2018 年將是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真正大規模實踐的一年,應用上,今年相比過去兩年將會多很多。
黃鐵軍介紹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工作進展。據悉,該聯盟的首要工作室推動人工智能業界制定基礎協議。目前大家基本上對人工智能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扮演基礎性的推動變革的作用有高度的共識;但是對于實現的路徑,還有很大的分歧。黃鐵軍認為,究其原因在于基礎協議的缺失。當年互聯網的發展也存在泡沫,但其基礎架構、技術、協議是穩定的,這樣的一套體系支撐著互聯網穩定地向好的方向發展。現在人工智能基礎協議還沒有真正成形。沒有這樣的基礎協議,很難造成像互聯網這么大(甚至比互聯網更大)的影響。
黃鐵軍預言,人工智能對社會的影響將遠超互聯網。因為互聯網影響的只是通信和信息交流。而人工智能如果預測某人得癌癥的概率很高,其影響就關系著人們的身家性命。機器人會逐步走進家庭,每天跟你生活在一起,會不會出現一些異常?到目前為止,人工智能不像傳統的技術系統那樣完全可控。自主性越高,你對它內部的掌握就越有限,所以智能和可控不可能兩個都完美得到,這是一對矛盾。因此,設計這套技術體系的時候,就要盡可能地把這種風險降低。這就是“開源開放”。我們不希望人工智能的某些技術完全掌握在任何個人、組織和政府手中。
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通過搭建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平臺,組建以專家為主體的工作組和以企業為主體的推進組等方式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發展。其中,以專家為主體的工作組包括標準工作組、知識產權工作組、投融資工作組等;以企業為主體的應用推進組,目的是深化人工智能應用,促進產業發展,例如智能物流、智能醫療、智能政府、智能教育等。黃鐵軍透露,人工智能平臺的開源許可證發布后,平臺本身就從業界行為上升為社會行為,隨著會員單位的規模和參與度的提升,聯盟將制定更加廣泛的規則,還將更多地與企業和地方政府開展合作等。(向暉)
轉自:人民郵電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