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機床是智能制造的基礎。如今,機床智能化發展極大地推進了我國機床行業的發展,助推國產機床走向世界,創造了更多的價值。
智能機床是智能制造的基礎。機床智能化可分為3個方面:①機床部件本身,包括主軸單元、進給驅動、結構件的智能化,用以抑制振動和熱變形補償等;②數控系統智能化,從加工設備控制器進化到工廠網絡的終端,生產數據能夠自動采集,實現機床與機床、機床與各級管理系統的實時通信,使生產透明化,融入企業的組織和管理,締造智能化工廠;③機床智能化和網絡化為制造資源社會共享、構建異地的、虛擬的云工廠創造了條件,從而邁向共享經濟新時代,創造更多的價值。
1952年第一臺數控機床問世至今50余年,其中包括走向成熟的30年和走向大規模應用的20余年。數控機床依次分別經歷了納米化、高速化、復合化、五軸聯動化等技術發展階段。而于06年智能機床在國際上的出現,標志著機床技術在發展的道路上邁出的重大步伐。
機床技術發展的前景和目標,是能夠實現裝備制造業的全盤自動化,由單機自動化向fmc,cim,cims發展,提高加工精度、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為人類創造更多的財富。在實現全盤自動化過程中,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異常復雜,不僅要解決代替體力勞動的問題,更要解決代替腦力勞動問題。它包括工藝、刀具、物流、聯網、信息存儲、控制等。如何用智能化代替人的手工和腦力勞動,是最關鍵的核心問題。
智能機床的出現,為未來裝備制造業實現全盤生產自動化創造了條件。首先,通過自動抑制振動、減少熱變形、防止干涉、自動調節潤滑油量、減少噪音等,可提高機床的加工精度、效率。其次,對于進一步發展集成制造系統來說,單個機床自動化水平提高后,可以大大減少人在管理機床方面的工作量。人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解決機床以外的復雜問題,更能進一步發展智能機床和智能系統。第三,數控系統的開發創新,對于機床智能化起到了極其重大的作用。它能夠收容大量信息,對各種信息進行儲存、分析、處理、判斷、調節、優化、控制。它還具有重要功能,如:工夾具數據庫、對話型編程、刀具路徑檢驗、工序加工時間分析、開工時間狀況解析、實際加工負荷監視、加工導航、調節、優化,以及適應控制。
智能機床的核心在于構建一個基于模型的閉環加工系統。借助溫度、加速度和位移等傳感器監測機床工作狀態和環境的變化,實時進行調節和控制,優化切削參數,抑制或消除振動,補償熱變形,充分發揮機床的潛力。智能機床的另一功能是網絡通信,它是工廠網絡的一個節點,可實現機床之間和車間管理系統的相互通信,提高生產系統效率和效益。
來源:原創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