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不少工業園區已經人去樓空,大部分工人和企業管理人員都已經回家過年。金東智能制造(無人機)產業園一樓的展示大廳內卻是熱火朝天,不少工人正在抓緊時間對相關設備進行安裝和調試。“不久的將來,這里不僅能夠展示園區內的企業品牌,更能為金東各類型企業舉辦產品發布會等活動提供場所。”智能制造產業園負責人徐宏明說,除了一般的展示功能,在園區南面還安裝了滾動字幕,播放招工信息,為企業排憂解難。
進一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優化園區形象,推動服務升級,是智能制造產業園至今在做的一項重點工作。為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園區在解決用電增容問題上用心用力,在與供電局等多方協調溝通后,配電房加裝了630kw變壓器,為5家企業單獨鋪設電纜,圓滿解決了“用電難”問題。而在人員、車輛管理上,園區不但對門衛室進行翻新,完善監控設備,并且在固定地點設置好指示牌,在地面劃分好引導線和停車位,讓園區環境煥然一新。
“用電和安全對于企業發展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園區的做法讓我們創業者安心、舒心,沒有了后顧之憂。”浙江英偉科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顏曉勇告訴記者,他是從深圳返金的鄉賢,去年6月企業在產業園內正式投產,年末產值已達近1000萬元。看到園區“店小二”式的服務機制,解決了很多生產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他對下一步擴大產能、沖擊規上企業充滿信心。
同樣對未來發展抱有很大期待的,還有浙江鋒鳥車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建軍。作為“雙龍計劃”的專業人才,從杭州轉戰金東,他從一開始就覺得智能制造產業園很適合小微企業發展,企業現在已經投產,并忙于完成訂單。“相較于很多創業園區,智能制造產業園不僅提供了辦公場所,連基本的生產廠房也一應俱全,創業氛圍非常好。”沈建軍說,在增強電動車的研發能力基礎上,企業也將著重提高互聯網銷售、開發傳播能力,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今年取得新突破。
截至今年2月,智能制造產業園內的企業已經由2016年的7家增長到23家,在招引好項目、好企業上重點突出、方向明確。“制定好企業入園門檻,認真把關,精心篩選,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得入園。”據徐宏明介紹,目前園區企業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科研型、科技服務型三大類上,具有一定的技術水平,發展潛力能進一步轉化現實成果。對已簽約的企業,園區做到入駐、研發設計、檢測、展示等全方位的配套服務,并及時跟蹤生產、銷售、稅收、投資等情況。對生產狀況不佳的企業進行約談,提出整改意見,形成了一套較完善的準入和退出機制。
來源:金華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