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事業部生產調度科科長許燕妮,她表示,如何培育“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作為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一線工人的代表,許燕妮長期關注著技能人才的培養,今年兩會,她有自己的關注點,關注“工匠精神”,關注高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
“我國是技能人才大國,也是制造業大國,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舉足輕重。當前,我國正處在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培育高技能人才隊伍,對于建設制造強國具有重要意義。”許燕妮建議,政府要從出臺完善與技能人才建設相關的職業標準和相關措施、優化高技能人才成長的社會環境、支持企業對員工的培育工作等方面著手,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
在生產一線,許燕妮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工人需要精神上的鼓勵,也希望有物質激勵的制度或者保障體系。許燕妮建議,相關部門應建立“首席技師”制度,對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表彰獎勵,完善評選制度,提高獎勵標準,落實高技能人才各項待遇,讓廣大一線員工,能夠潛下心來成為工匠,在傳承工匠精神的同時,能夠獲得收入的提升。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快速發展,特別是數控技術和智能制造大量進入車間,對現代工匠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燕妮希望政府支持企業對員工的培育工作,同時加大社會職業技能學校教育的改革,增強校企合作,加強職業學校和企業間人才流動和交流,合力培育精益求精的“中國工匠”。“我的成長就離不開職業培訓,玉柴技師協會每年都會投入200多萬元對工人進行各種培訓,這為藍領員工提供了一個學習成長和展示的平臺。”許燕妮如是說。
來源:中國路面機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