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術缺乏,設備效率低,適應性差,同質化競爭嚴重……從目前來看,國內大部分制藥設備生產企業通常采用仿制模式,在技術水平上通過仿制專利保護到期的專利產品,獲得市場發展空間,行業發展存在諸多問題。但是不得否認的是,如今也有一部分企業開始不斷向制藥設備創新模式轉變,逐漸加大對新產品研發的投入,提高產品研發能力,打破國外市場壟斷。
近日,楚天科技便傳來喜訊,其“藥劑高效分裝成套裝備及產業化”項目斬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據了解,把藥劑裝入小藥瓶,聽上去操作簡單,其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其中大有學問。
據了解,用于注射的液體藥劑是直接進入血液系統的,分裝過程質量一旦失控,會直接影響藥品質量,危害患者生命安全。以碎瓶為例,在高速運轉的流水線中,一旦藥瓶因摩擦或碰撞發生破碎,碎片極有可能濺入藥液之內,整批藥物質量均難以控制。
業內人士表示,要實現藥劑高效分裝,有著不可忽視的三大難題,即薄壁藥瓶易破碎、灌裝精度難控制、異物雜質難檢測。筆者獲悉,為找到最適合減少薄壁瓶碎瓶的材料,楚天科技先后進行了30余次實驗。瓶壁的螺紋狀態、粗糙度、耐壓度等每一項都需恰到好處。時至今日,該套高效分裝設備的碎瓶率已經控制在萬分之一以內。
楚天科技通過10余年持續研究,逐一攻破控碎、控量、控質三大技術難關,成功研制出5大類119種系列化藥劑高效高精分裝裝備。這套裝備在分裝速度、碎瓶率、產品合格率等多項指標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功實現產業化并參與國際競爭。
據了解,我國包括藥劑分裝裝備在內的制藥設備產業起步晚,核心技術長期被國際巨頭壟斷,國產制藥設備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因此以自主創新突破行業跨越發展,擺脫國外壟斷的桎梏,是制藥機械企業應盡之責。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外市場對制藥設備產品質量以及技術要求越來越高。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我國制藥設備行業創新力仍不足,整體格局“小而散”,產品質量和技術整體還不如技術先進國家的產品。
近年來,我國制藥機械行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并成為制藥裝備大國,但是我國制藥設備行業在專業技術積累方面仍然較缺乏,產品研發技術基礎薄弱。面對我國制藥設備發展現狀,很多藥機企業,如楚天科技、東富龍等開始探索技術創新之路,通過吸引優秀技術人才,以“匠心”鑄造精品設備,為制藥工業打造優質整體解決方案。
制藥機械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需要制藥工藝、生物技術、材料學等多個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但是從目前來看,很多企業都還缺乏雄厚的人才儲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藥著制藥機械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為推動我國制藥機械更好的創新升級,打破國外市場壟斷,我國藥機企業還需不斷建立高素質技術人才儲備。制藥機械的制造和每一項技術的突破均離不開“工匠”精神。
近年來,我國為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創新驅動發展,不斷加大了對科技的投入,同時制藥機械設備行業也是我國重點支持的產業之一。國家大力支持制藥機械創新發展,這個藥機企業也帶來了信心,楚天科技董事長唐岳曾接受央視《新聞聯播》采訪時表示:政府大力支持智能制造,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相信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企業的創新拼搏,我國制藥機械行業將在更多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從而打破國際制藥裝備巨頭的技術壟斷。
來源:中國制藥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