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道路交通導致日益加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法國已經開始研究對策,其中一項即是到2040年停止銷售傳統燃油汽車。這無疑對國家、社會乃至經濟領域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特別是仍舊非常依賴傳統型柴油發動機的法國汽車工業。據法國“歐洲時報”2月28日援引法國《回聲報》報道,中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經驗,對法國具有諸多借鑒意義。
報道稱,為了解決困擾中國各大城市的空氣污染問題,中國采取了積極措施。一方面,中國大刀闊斧地在電力領域進行改革,以污染較少的能源生產方式取代煤炭發電廠;另一方面則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如今道路上行駛著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
2017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達到70萬輛。到2025年,中國每年將生產萬輛新能源汽車。為了完成這一目標,中國實施了汽車行業的補貼政策。
報道指出,在推動制造環節的同時,中國政府還在配套設施上加大投入,使新能源車可以盡量擺脫充電樁少的問題。因此,在中國各個城市內,新的充電站都在建造施工中。
此外,自2019年起,中國政府對汽車制造商提出了關于在中國銷售汽車類型份額比例的要求。按照規定,混合型或電動型汽車銷售額須占汽車總銷售額的10%。
《回聲報》認為,面對污染與交通兩方面的難題,法國目前還沒有具體的解決方案。倘若法國能更多地開拓新能源領域,中國之“道”顯得更為實效。中國目前擁有最大的新能源車總量,是這個市場的領先者。在新能源車發展期間,法國不應獨立于外,而需結合自身特點,順應時代之變。
來源:環球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