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全面屏時代的屏下指紋or虹膜識別:尚未成熟與蓄勢待發的博弈

2024-05-15 10:07:59 來源:手機報在線 作者/編輯: 瀏覽次數:2648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自2017年,手機產業最熱趨勢莫過全面屏。大部分手機品牌廠商都將目光聚焦在全面屏技術,努力爭取在產業趨勢爆發中獲取更大的利益。然而,如何緊握趨勢一炮而紅、如何使新產品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一直是品牌商最為關心的問題。

要想有更好的市場競爭力,新型智能手機產品不能只是在屏幕尺寸上的改變,生物識別方案的選擇也將為用戶帶來更強的使用體驗。相關手機廠商一直在尋找最合適的生物識別方案與全面屏共存,samsung于2016下半年推出虹膜識別技術后,apple于2017年底的iphone x也以face id完全取代touch id,導致全市場熱議指紋識別技術是否真會被人臉或虹膜識別技術取代。

以目前手機市場的生物識別格局來看,雖然apple陣營的方向已經明確定下,但android陣營全熒幕手機的生物識別策略卻還存在許多挑戰及變量。

屏下指紋全面普及受制約:關鍵看三星

2018新春伊始,vivo與synaptics合作推出屏下指紋識別手機,這使大部分人認為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將成為市場主流與行業趨勢,而人臉及虹膜識別方案讓android各品牌廠商大幅度采用受阻。

但事實上,由于目前屏下指紋識別技術與amoled面板技術密不可分,導致采用屏下指紋技術伴隨的則是amoled面板大批采用。而samsung在手機市場amoled面板占有率超過95%,牢牢把控出貨權,從而屏下指紋識別技術能否普及,samsung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外加近期samsung表示:降低其rigid amoled面板產能,因此屏下指紋識別技術要想在2018年全面普及將迎來不小的挑戰。

虹膜識別:最精準、安全的生物識別技術

要區分屏下指紋和虹膜識別的發展趨勢,就要先簡單了解虹膜識別這項生物識別技術。虹膜識別技術是基于眼睛中的虹膜進行身份識別,應用于安防設備(如門禁等)、智能終端設備(如:智能手機)、邊防安檢、銀行、社區,以及有高度保密需求的場所。

生物識別技術主要通過指紋、人臉、虹膜、掌紋、聲紋、步態等人類生物特征進行身份認證的一種技術,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障安全。而虹膜識別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得益于其具有最高級別的安全性能。相比當下流行的指紋識別與人臉識別,虹膜識別在唯一性、穩定性、防偽性、生物活性、非接觸性等綜合安全性能上占據絕對優勢。

唯一性:人的眼睛結構由鞏膜、虹膜、瞳孔晶狀體、視網膜等部分組成。而虹膜在胎兒發育階段形成后,在整個生命歷程中將是保持不變的。每個虹膜所包含的信息都不相同,出現形態完全相同的虹膜組織的可能性遠遠低于其他組織。虹膜的纖維組織細節復雜而豐富,具有極大的隨機性,即便使用克隆技術也無法復制某個虹膜。同卵雙胞胎的虹膜紋理信息不同,同一個人左右眼的虹膜紋理都不會相互認同。故而每一個虹膜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任何兩個虹膜是相同的,保證了唯一性,也決定了身份識別的唯一性。因此,可以將眼睛的虹膜特征作為每個人的身份識別對象,其安全可靠性是極高的。

穩定性: 虹膜在人的一生中都極其穩定,出生前就已形成,出生 6—18 個月后定型,此后終身不變。一般性疾病不會對虹膜組織造成損傷,不會因職業等因素造成磨損。

防偽性:不可能在對視覺無嚴重影響的情況下用外科手術改變虹膜特征,更不可能將一個人的虹膜組織特征改變得與某個特定對象的特征相同,用照片、錄像、尸體的虹膜代替活體的虹膜圖像都可被檢驗出來。

生物活性:虹膜是人眼的可見部分,處在鞏膜的保護下,具有極強的生物活性。例如,瞳孔的大小隨光線強弱變化;視物時有不自覺的調節過程;有每秒可達十余次的無意識瞳孔縮放;在人體腦死亡、處于深度昏迷狀態或眼球組織脫離人體時,虹膜組織即完全收縮,出現散瞳現象。這些生物活性與人體生命現象同時存在,共生共息,所以想用照片、錄像、尸體的虹膜代替活體的虹膜圖像都是不可能的,從而保證了生理組織的真實性。

非接觸性:從一定距離即可獲得虹膜數字圖像,無需用戶接觸設備,對人身沒有侵犯,因而容易被公眾接受。

綜上所述,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穩定、最準確、安全系數最高的生物識別技術。

虹膜識別:普及加速、市場龐大

目前,虹膜識別憑借其超高的精確性、安全性及使用的便捷性,已經廣泛應用于金融、醫療、安檢、安防、特種行業考勤與門禁、工業控制等領域。隨著虹膜識別技術的逐漸成熟,其認可度已經大幅提升,預計虹膜識別未來的滲透率和應用領域將繼續提升,市場空間十分龐大。

作為智能終端的手機行業,富士通則是第一家將虹膜識別技術應用于智能手機的廠商。在 2015 年 3 月的 mwc會議上,富士通為智能手機帶來了虹膜識別技術,可以直接通過眨眼解鎖手機。2015 年 5 月份,富士通和日本運營商 ntt docomo 合作率先推出了帶有虹膜識別技術的新款智能手機:arrows nx f——04g,它也是首款量產帶虹膜識別的智能手機。

隨后,三星公司將虹膜識別技術在消費電子領域發揚光大。2016年8月,三星發布旗艦機 note7,這是虹膜識別技術首次出現在主流手機廠商的旗艦機上。2017年3月,三星又發布全新旗艦手機s8/s8+,繼續搭載了虹膜識別功能,從而虹膜識別技術不斷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可以預見,虹膜識別已然撬開消費級市場的大門,未來有望在更多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上得到應用。

目前指紋感測技術較為成熟,虹膜掃描只是輔助角色,不過虹膜掃描穩定性高、不易受到外部損害,未來應會更受歡迎。到2021年將有3億部智慧機將搭載虹膜感測。預測,iphone新機可能也會有虹膜辨識功能。

據調查,使用者多數偏好使用虹膜辨識為手機解鎖。在上百位使用者的意見調查中,90%的使用者,都對虹膜識別的功能感到相當滿意,而他們認為最有吸引力的部分,是它的速度和精準度。

如今,許多主要oem廠商,已開始在其所制造的手機中采用虹膜辨識技術,其中,三星的sm——t116ir是世界上第一款與印度uidai計劃兼容的平板,能符合政府、企業、消費者之需求要素。

未來在uidai計劃中,將跨足各式各樣的使用案例,無論是銀行、金融包容性、非現金支付,或是補貼發放,因此具有虹膜功能的整合性手機終端,如galaxy tab iris,未來普及率將會持續擴大。下一步,虹膜識別將在消費級終端發力,市場普及率和規模將出現井噴態勢。

虹膜識別產業鏈:中國企業崛起

虹膜識別產業鏈主要由:算法與軟件、紅外 led、紅外攝像頭、綜合方案與集成四部分構成。盡管中國企業起步較晚,但在國家科研計劃和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之下,目前已經有多家國內知名公司在整個行業中崛起,尤其以聚虹光電與中科虹霸為代表,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技術實力超強,近年來以跨越式速度發展。

算法與軟件:國內知名公司包括:聚虹光電、中科虹霸、釋碼大華、武漢虹識、思源科安、天誠盛業等,遠方光電子公司維爾科技是國內領先的生物識別廠商。

系統方案與集成:目前國內擔任綜合方案提供商是以掌握核心算法的企業為主,主要供應商為聚虹光電和中科虹霸,另外釋碼大華、武漢虹識、思源科安、天誠盛業等也有相關產品。歐菲光成立南昌生物識別子公司,正在進行虹膜識別系統方案方面的研發,藍思科技在虹膜識別系統與模組集成方面經驗豐富。

紅外 led :三安光電、聯創光電走在國內公司的前列,新三板公司旭晟股份也是一家主營業務為紅外 led 的企業。

紅外攝像頭:得益于智能手機時代大陸廠商的發展,目前國內相關上市公司較多,在紅外攝像頭方面有著突出貢獻的公司主要有:攝像頭模組——舜宇光學、歐菲光、紅外 cis——思比科、濾色片——水晶光電、光學鏡頭——舜宇光學、聯創電子、cis封裝——晶方科技、華天科技等。其中,舜宇光學已經為富士通手機虹膜識別提供紅外攝像頭模組。

虹膜識別:強化移動支付更安全

近日,全球支付標準組織emvco與專門發展開放式身分驗證標準的產業團體fido,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為生物識別驗證在移動支付的運用上再注下一只強心針。此項合作目的在于讓信用卡持卡人,在移動支付驗證時,驗證力更強、更安全。

隨著智慧支付在智能手機上的廣泛使用,未來移動支付將可以在未連線的狀態下進行支付。因此,手機廠商將增加以移動支付裝置為基礎的電子身分識別產品,正如虹膜識別技術,以保障用戶的安全。

虹膜識別裝置將使智能識別功能更加方便,在市場上更加普及,更重要的是可有效降低支付中的詐騙率,使移動支付更加安全。對于支付者而言,更注重高度安全及便捷的識別認證。

2016年全球虹膜識別終端出貨量1070萬臺,預計到2025年出貨量將達6160萬臺,復合年均增速為19.1%,對應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6.77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41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速19.7%。而全球生物識別技術市場規模將從2015年的112.4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233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速為15.7%。在具體應用占比中,虹膜識別技術排在第二位,預計這一領域市場規模將會以每年 28.6%的速度增長,到 2020 年市場規模達到 24.5 億美元。虹膜識別以獨一無二的特性迅速打開市場,被消費者逐步認同,同時虹膜識別為即將到來的智能終端新時代蓄勢待發。

來源:手機報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全面屏時代的屏下指紋or虹膜識別:尚未成熟與蓄勢待發的博弈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色老头网站久久网|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女同久久|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色综合久久久久久|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手机|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99久久国产主播综合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女国产乱让韩|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777米奇久久最新地址| 2021最新久久久视精品爱|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一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91久久精品电影|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五月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人呢|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久久WWW免费人成一看片|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五月| 偷窥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