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今年上半年,在國民經濟平穩增長和積極就業政策持續發力的背景下,中國就業形勢繼續保持穩中向好走勢,城鎮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就業質量進一步提高。專家分析,看當下,產業轉型升級、新動能發展壯大等經濟向好因素對就業形成良好支撐;看未來,外部形勢對就業影響可控,中國仍將專注自身經濟社會發展改革,穩定和促進就業。
就業平穩且不斷改善
如何觀察就業形勢?失業率、新增就業是硬指標。
前6個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處于4.8%至5.1%區間,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各月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8%,為2016年全國月度勞動力調查開展以來的最低值。
6月末,我國城鎮就業人員總量超過4.3億人,比上年末增加500萬人以上。1至5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613萬人,今年全年中國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是1100萬人以上,前5月已完成過半就業任務。
調查失業率下降,新增就業超預期。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指出,考慮到調查失業率有一定的季節性,同比看失業率會發現其呈溫和下降的趨勢,這說明中國就業形勢不僅僅是平穩,而且在不斷改善。
數量如此,質量也是如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司司長李希如介紹,上半年就業質量進一步提高。一是工資水平繼續保持增長。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企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比上年同期增長10.1%,增速提高2.1個百分點。二是工作時間保持穩定。6月份,各類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5.9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0.2小時,周工作時間不足35小時的就業不充分人員占比低于上年同期0.4個百分點。三是就業人員工作穩定性增強。如簽訂長期合同的比例,除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基本持平外,其他各類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各方數據表明當前勞動力市場處在較充分的就業狀態,經濟增長達到潛在水平,生產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就業形勢是穩的、好的。”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就業創業研究室主任張麗賓對本報記者說。
經濟向好有力支撐就業
穩而好的就業態勢,從何而來?
“經濟增長保持良好水平,產業不斷轉型升級,新動能新經濟快速發展,創新創業保持熱度,這些構成了就業穩中向好的基礎。”張麗賓說。
——經濟總量持續擴大。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經濟增長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舉例來說,二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18022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49萬人,增長0.8%。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3661元,同比增長7.5%。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上半年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5%,吸納就業能力進一步增強。6月末,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比重同比提高了1.4個百分點。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就業人員數量同比增速居前,現代新興服務業就業增長尤為明顯。
——新動能發展壯大。隨著商事制度、“放管服”等改革深化,新發展動能持續增強。上半年,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億大關,日均新設企業1.81萬戶。代表技術進步、轉型升級相關產業,比如工業領域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加值分別增長11.6%、9.2%和8.7%,明顯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創業和新興產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得到持續發揮。
就業是體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指標,就業穩,既離不開宏觀經濟發展向好的大格局,也折射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態勢。
貿易摩擦對就業影響可控
下一步就業走勢如何?
當前一大關注點在中美貿易摩擦對就業的影響上。對此,張麗賓認為,局部來說,加征關稅或導致訂單減少,這對部分出口加工等外貿企業就業可能會有影響;但整體看,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對中國就業的影響是有限的、可控的。一方面,中國對美出口只占中國總出口額15%以內,大部分外貿不受影響。而且中國經濟體量大,內部結構合理的情況下本身可以正常運行。另一方面,即使出現局部地區和行業、少數企業受到明顯影響的情況,中國也有足夠的政策手段和預案,例如失業保險補貼等,能夠減緩外貿影響。
“根據測算,只要經濟增速保持在6%左右的區間,就業就沒有大問題。從現有生產水平看,中國也不會出現嚴重的就業問題。”張麗賓說,不用片面強調貿易摩擦對就業的影響。不過,當前的外貿形勢也提醒相關政府部門要立足長遠,調整結構,解決好中國發展的內部問題,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宏觀經濟的穩和好來推進更高質量、更加充分的就業。
就在不久前,國家發改委等1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積極穩定和促進就業的指導意見》,指出“加快建設實體經濟與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大力發展實體經濟,著力穩定和促進就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就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引導勞動者轉崗提質就業、強化失業風險應對等多方面提出具體意見,體現了政府對就業的重視,成為下一階段中國促進就業新的政策指引。(記者 李婕)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