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家庭用車、公務用車和公交客車、出租車、物流用車等范疇的大量提高,據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年銷量,將達到汽車市場需求總量的5%以上,將初步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嚴密分離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2025年增至20%左右,構成自主可控完好的產業鏈,在國度碳排放總量目的和一次能源替代目錄需求下,2030年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占比將繼續大幅增長,范圍超越千萬輛。
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我國起步并不晚,早在2001年就把發展新能源汽車列入“十五”期間的“863”重點科技課題。近幾年,各級政府為推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還實行了購車補貼和上牌優先等政策。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和發展,將帶動新能源時期下的各類汽車電池、車身輕量化以及汽車零部件等產業的增長,同時也給中國的鋁工業帶來了無限寬廣的市場契機。
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不同,是采用電池作為動力來驅動汽車運轉,其受動力電池重量、動力電池續航里程的限制以及汽車節能減排政策的高壓,在車輛設計和材料應用上,其車體輕量化成為車企首先要思索的問題。因而,電池驅動的新能源汽車比傳統汽車更迫切需求車身減重,這也為鋁等輕質材料開辟了愈加寬廣的市場空間。
在汽車輕量化材料中,鋁合金型材綜合性價比要高于鋼、鎂、塑料和復合材料,無論應用技術還是運轉平安性及循環再生應用都具有比擬優勢。鋁材料的密度只有鋼材的1/3,其減重和節能效果明顯,且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能更好地提升乘坐溫馨性。同時,鋁材料還易于回收循環應用。因此,鋁材的綜合性價比優勢,決定了其成為汽車輕量化應用的選擇。
鋁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應用件主要有車身、輪轂、底盤、防撞梁、地板、動力電池和座椅等。依照加工方式分類,汽車用鋁主要分為壓鑄、擠壓和壓延三種形態,其中壓鑄件用量占比80%左右,擠壓件和壓延件各占10%左右。壓鑄件主要用于發動機、車輪等部位,擠壓件主要用于座架、行李架、門梁等,而壓延件主要是消費車身用鋁板等。
其中,車身包括用高性能鋁型材制造的車身骨架和用高精鋁板制造的蒙皮及車門;鋁合金輪轂(鑄造鋁輪轂或鍛造鋁輪轂);底盤包括高強度大截面鋁型材構造件和鋁合金鍛件;用型材制造的防撞梁保險杠;新能源客車地板;鋰離子電池包括電池正極鋁箔、電池鋁殼和電池鋁托盤(歐美電池托盤全部為鋁合金型材材質,國內電池托盤既有鋁合金材質,也有不銹鋼材質);新能源客車座椅系統等。
以前新能源汽車多采用鋼材料制造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托盤,如今很多企業都以鋁合金型材為主。鋁合金型材的密度為2.7g/cm2,無論在緊縮還是焊接等方面,鋁合金材質優勢明顯。而鎂合金的密度為1.8g/cm2,碳纖維是1.5g/cm2,這些材料用來制造電池托盤,將能夠極大地進步新能源汽車的輕量化程度。
據了解,電池鋁托盤主要采用6系鋁型材,良好的塑性和耐蝕性,特別是無應力腐蝕開裂傾向,焊接性能好,使得6系鋁型材極適于該項目的應用。為保證產品質量,需求采用攪拌摩擦焊接等先進焊接技術,保證產品一體成型。
新能源汽車用鋁量要多于普通汽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必將促進鋁材在新能源汽車這一細分市場的發展潛力,而鋁加工企業抓住這一發展良機,研發出高性能、適用性強的鋁材或深加工鋁部件,無疑又給企業在新能源汽車多樣化的應用需求上開辟了新的銷售渠道。(文言)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