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咨詢指出,第二季度智能手機市場受惠中國品牌新機鋪貨、海外市場銷售告捷等因素,全球生產總量較第一季度成長3%,達3.52億部;進入下半年傳統旺季,預估第三季度生產量較第二季度成長6%,約達3.73億部。
集邦咨詢指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成長力道趨緩,市場趨向飽和,預估今年成長率將較去年持平或僅微幅成長。為擴大市占率,各品牌無不絞盡腦汁提升買氣。然而關稅的影響可能造成零組件價格飆升或整機零售價被迫提高,進而影響品牌市占版圖,以及加劇品牌廠的資金流壓力。
在國際品牌方面,今年依舊由三星及蘋果分居一、二名位置。排名第一的三星,第二季雖保持小幅增長,然而較去年同期生產量衰退近7%,來到7440萬部。展望第三季,旗艦款note 9系列雖通過提前發表以期增加銷量,但由于整體規格和上一代差異不大,預估第三季生產量將以守住7000萬部為目標,市占率將會跌破20%。
以未來發展來看,面對同屬于android陣營的中國品牌,三星面臨以下兩項困境。第一是三星在高中低端手機市場的布建已相對完整,相較于中國品牌廠可以往更低端或是拓展新興市場,三星要開拓新領域的難度相對較高。此外,在中國市場受到中國品牌廠強勁競爭,市占率節節敗退,預估目前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僅約2%。
蘋果第二季介于新舊兩代機種交替的過渡期,消費者態度觀望,第二季生產數量約4190萬部。下半年蘋果將推出3款iphone新機,由于新機的生產排程都集中在第四季,因此對于第三季的生產量成長幫助有限,預估僅較第二季略為成長3%,來到4300萬部,連續兩個季度被華為超越。展望2018年iphone的生產數量表現,受到下半年新機帶動,預估將有機會較去年小幅成長,年增率約小于3%,然中美貿易緊張的情勢恐將成為影響iphone銷售表現的最大變量。
轉自:中國電子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