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以來,苯胺市場跌得一塌糊涂,從9200元(噸價,下同)左右,一路跌至目前的8300元附近。后市來看,在下游需求缺乏亮點、新增產能入市在即的情況下,市場將持續走跌。
從需求看,短期難以向好。
受環保因素影響,近期下游助劑行業開工率不高,采購積極性欠佳,對苯胺的需求有限。聚合mdi方面,由于汽車市場景氣度下降,庫存壓力較大,短期需求持續偏弱;另外,環保嚴查下,mdi下游噴涂及管道保溫等行業開工率偏低,終端需求難以釋放。
從供應看,近期部分苯胺檢修裝置重啟。
目前,在產苯胺裝置基本保持滿負荷運行。此外,山東金茂6萬噸/年裝置8月下旬重啟,泰興新浦裝置計劃9月初重啟,山東金嶺20萬噸/年裝置計劃9月下旬重啟。這使本已飽和的市場又增壓力。而且,近期有消息稱,煙臺萬華新增18萬噸/年苯胺裝置即將投運,讓市場看空情緒繼續彌漫。
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苯胺市場一路下行。即使上游純苯市場不斷拉漲,在與需求的角力中也顯得力不從心。截至9月初,苯胺企業理論盈利僅有300元左右。
在成本重壓下,苯胺企業開始各謀出路。原料氫氣有其他出路的苯胺生產企業,大多停產苯胺,將氫氣另做他用;氫氣只能用于生產苯胺的企業,則降低負荷、咬牙堅持生產。在此情況下,部分企業選擇降價出貨。
一場價格戰已箭在弦上,后市苯胺企業恐將貼近成本或跌破成本運行。(張帆)
轉自:中國化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